[发明专利]一种海马与细角螺混养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88114.5 | 申请日: | 2016-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42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郭炳坚;万为民;张煌龙;郭小炯;郭鑫烨;李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港德水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1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马 细角螺 混养 方法 | ||
1.一种海马与细角螺混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充分清池
养殖池采用3m×8m×1.5m规格水泥池,清池曝晒后注入过滤好的海水,海水高度为1-1.2m。
2)微藻培养
养殖前进行水体微藻培育,微藻总密度为:6×106-7.5×106/ml,其种类主要包括:小球藻5%、硅藻80%、扁藻5%和光合细菌10%,其中,小球藻、硅藻、扁藻作为养殖生物的饵料,在调节水质基础上为养殖生物提供营养;光合细菌起到调节水质的作用;
3)生态系统构建
环境参数:
水温:25±3℃、盐度20±5‰、酸碱度8±0.2、光照强度2000-5000lx、溶解氧4-8mg/l;
生态系统构建:
前期养殖生物分别进行育苗,孵化,自孵化后30d,当海马平均体长达到2cm;细角螺平均体长达到2.0cm后,放入生态养殖池进行养成,育苗池底铺设四角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马与细角螺混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海马在养殖阶段30天-55天时,放养密度为300-400尾/m3,饵料构成包括桡足类幼体、卤虫幼体、小虾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马与细角螺混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桡足类幼体、卤虫幼体、小虾苗的比例为1∶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马与细角螺混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海马在养殖阶段55天-70天时,放养密度为200-300尾/m3,饵料构成包括卤虫无节幼体、枝角类、小杂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马与细角螺混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卤虫无节幼体、枝角类、小杂虾的比例为1∶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马与细角螺混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每池布设四角砖120块,所述四角砖规格为25cm×25cm×6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马与细角螺混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螺壳长度2.0-5.0cm时,放养密度为200-400只/m3,饵料构成包括桡足类幼体、卤虫幼体、小虾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海马与细角螺混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桡足类幼体、卤虫幼体、小虾苗的比例为1∶1∶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马与细角螺混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螺壳长度≥5.0cm时,放养密度为30-40只/m3,饵料构成包括卤虫无节幼体、枝角类、小杂虾。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海马与细角螺混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卤虫无节幼体、枝角类、小杂虾的比例为1∶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港德水产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港德水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811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唇鱼高效人工繁殖方法
- 下一篇:工业豆清水的预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