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温抗菌内墙陶瓷砖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88221.8 | 申请日: | 2016-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2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565 | 分类号: | C04B35/565;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梁涛 |
地址: | 530004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温 抗菌 内墙 陶瓷砖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温抗菌内墙陶瓷砖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能源、空间技术、汽车工业等的发展,对材料的要求越 来越苛刻,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的高性能结构材料。而碳化硅陶瓷具有高温强度大、抗氧 化性强、耐磨损性好、热稳定性佳、热膨胀系数小、热导率大、硬度高以及抗热震和耐化学 腐蚀等优良特性早已被人们认知,因此,碳化硅陶瓷作为高性能结构材料已被应用于多个领 域。
但是碳化硅中的高共价键性及低扩散性使其在没有烧结助剂和外加压力的情况下难 以烧结。70年代初,Prochazka等人首先以少量的B、C作为添加剂,在2100℃和无任何 压力的条件下获得致密的碳化硅烧结体以来,但SiC-B-C系统属于固相烧结范畴,需要较高 的烧结温度(>2100℃),这就需要很高的热电能耗,并且容易造成晶粒粗大且均匀性差,使 其断裂韧性较低,有较强的裂纹强度敏感性。这种高脆性和高的烧结温度大大限制碳化硅陶 瓷的使用。因此,人们对碳化硅烧结的研究转到了液相烧结上来,现已明确的是通过液相烧 结不但能大幅度降低能耗,而且能实现产品致密化。
陶瓷砖是由粘土、石英砂以及其他无机非金属原料,经配料、球磨、制粉、成型、烧 结等工艺生产的板状或块状陶瓷制品,广泛应用于装饰与保护建筑物、构筑物的墙面和地面。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 目前的内墙砖产品仍然存在着隔热保温效果差,吸水率高,强度低,易龟裂等许多不足之处, 且无环保特性,对人体等存在不良影响,无法达到净化空气,完全不符合现代墙体材料的发 展方向。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温抗菌内墙陶瓷砖及 其制备方法。
一种保温抗菌内墙陶瓷砖,原材料按照下列份数比组成:
硅质页岩30-40份,沸石21-36份,紫砂泥16-27份,石榴石14-22份,改性粘土24-36份, 水铝英石12-16份,硅酸锆5-8份,礞石8-15份,硅藻土12-18份,电石渣11-17份,虾壳 粉6-12份,碳酸钡4-6份,硼泥5-10份,草木灰3-5份,刚玉粉12-18份,铝矾土11-22份, 高岭土7-14份,凹凸棒土5-9份,盐酸溶液17-24份,醋酸溶液3-9份,硝酸银5-8份,活 性炭4-6份,纳米氧化锌1-4份,聚甲基三乙氧基硅烷3-5份,碳化硅71-85份,单质铝17-27 份、碳化硼3-8份,碳2-4份。
进一步说明,所述的一种保温抗菌内墙陶瓷砖,原材料按照下列份数比组成:
硅质页岩38份,沸石26份,紫砂泥17份,石榴石16份,改性粘土27份,水铝英石16 份,硅酸锆7份,礞石12份,硅藻土16份,电石渣17份,虾壳粉9份,碳酸钡5份,硼 泥9份,草木灰4份,刚玉粉17份,铝矾土13份,高岭土11份,凹凸棒土8份,盐酸溶 液19份,醋酸溶液8份,硝酸银7份,活性炭5份,纳米氧化锌3份,聚甲基三乙氧基硅烷 5份,碳化硅85份,单质铝27份、碳化硼3份,碳2份。
进一步说明,所述的一种保温抗菌内墙陶瓷砖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碳化硅,单质铝,碳化硼,碳放入球磨桶中,加入80%-140%的去离子水、6-15% 的聚乙烯醇水溶液、1-6%的水溶性树脂,球磨2-5小时;
(2)用蒸汽干燥箱将步骤(1)获得的粉料烘干,烘干后粉料用60-80目筛的混合物;
(3)将铝矾土、高岭土、凹凸棒土,混合均匀,放入盐酸溶液中,水浴加热至60-70℃,保 温0.6-1小时,过滤,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烘干,480-550℃煅烧1-2小时,粉碎,过160-280 目筛,待用;
(4)将壳聚糖加到醋酸溶液中,搅拌溶解,配制成壳聚糖胶体溶液,然后加入硝酸银、活性 炭、纳米氧化锌和聚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搅拌20-30分钟,待用;
(5)将步骤(3)处理的粘土与步骤(4)处理的壳聚糖胶体溶液混合,搅拌成糊状,烘 干,粉碎,过200-300目筛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82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量移液器
- 下一篇:带减振踢球器的足球机器人机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