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热软管用丙烯酸类橡胶组合物和耐热软管及其制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88341.8 | 申请日: | 2016-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853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发明(设计)人: | 坂上弘晃;平户元基;野田将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33/04 | 分类号: | C08L33/04;C08K3/04;F16L1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热 软管 丙烯酸 橡胶 组合 及其 制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耐热软管用丙烯酸类橡胶组合物和使用其的耐热软管、以及耐热软管的制法,详细而言,涉及可用作汽车等输送机中的自动变速机用油冷却器软管等油系软管、涡轮式空气软管等空气系软管的材料的耐热软管用丙烯酸类橡胶组合物和使用其的耐热软管、以及耐热软管的制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汽车用自动变速机(AT(自动变速机)、CVT(无级变速机))用油冷却器软管、汽车用涡轮式空气软管等这样的耐热软管的形成材料主要使用了耐热性优异的丙烯酸类橡胶(参照专利文献1~3)。
对于上述那样的软管安装至发动机箱内的各装置,通常是通过将上述各装置中具备的大致筒状的软管管头插入至上述软管的端部开口来进行的。
此处已知的是,若上述软管的最内层的导电性高,则由汽车的行驶而产生的静电、由在软管内部流动的流体而产生的静电、或来自蓄电池的漏电等所导致的通电成为原因,会导致软管的破坏、软管最内层和软管管头界面处的金属腐蚀的发生等。
因此,上述那样的用途的耐热软管中,为了防止软管破坏、金属腐蚀的发生,已知有效的是对于该软管最内层材料以防止通电的目的而赋予高电阻性。因此,上述软管的最内层材料中可以使用作为填充材料(加强材料)的高电阻的炭黑。
另外,作为上述软管的最内层材料的聚合物,从强度高的方面出发,期望使用乙烯丙烯酸酯橡胶(AEM)。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58722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525277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2-20774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高电阻的炭黑、即表面积大的炭黑对于橡胶组合物的加强性较弱、也有降低橡胶组合物的粘度的作用。此外,上述AEM的粘度较低。由此情况,由在AEM聚合物中配混高电阻的炭黑而成的高电阻配混的丙烯酸类橡胶组合物形成软管最内层时,有在软管内周面产生凹凸状的气泡痕迹(坑洼)的问题。即,软管制造时使用的芯棒与软管最内层之间积存的水分和脱模剂蒸发,该蒸发力强于橡胶的弹性力,从而产生上述那样的气泡痕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为高电阻、高强度、且软管制造时的气泡痕迹的发生抑制优异的、耐热软管用丙烯酸类橡胶组合物和使用其的耐热软管、以及耐热软管的制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第一主旨在于,一种耐热软管用丙烯酸类橡胶组合物,其含有下述的(A)成分~(C)成分,该(A)成分与(B)成分的含有比例以重量比计为(A)/(B)=95/5~45/55。
(A)乙烯丙烯酸酯橡胶(AEM)。
(B)除了(A)成分的丙烯酸酯橡胶(ACM)。
(C)碘吸附量(mg/g)×DBP吸收量(cm3/100g)的值为1500~7200的炭黑。
另外,本发明的第二主旨在于,一种耐热软管,其具备至少1层构成层,所述耐热软管的最内层由上述第一主旨的丙烯酸类橡胶组合物形成。
另外,本发明的第三主旨在于,一种耐热软管的制法,其为上述第二主旨的耐热软管的制法,其具备如下工序:在芯棒上将上述第一主旨的丙烯酸类橡胶组合物挤出成型为软管状的工序;使经过上述挤出成型的未硫化橡胶软管通过加压蒸汽硫化的工序;和将经过硫化成型的橡胶软管从芯棒抽出的工序。
即,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前述问题而反复深入研究。在该研究的过程中,本发明人等发现:作为软管的最内层形成用的橡胶组合物,使用在将丙烯酸酯橡胶(ACM)和强度、耐热性等优异的乙烯丙烯酸酯橡胶(AEM)以特定的比例配混而成的聚合物中配混碘吸附量(mg/g)×DBP吸收量(cm3/100g)的值为1500~7200的炭黑而得到的组合物。其结果,可以消除上述炭黑、AEM所导致的粘度降低的问题,进而,通过以上述特定的比例进行配混从而可以良好地体现ACM所带来的吸水性,因此,芯棒和软管最内层之间积存的水分的蒸发力变弱,可以抑制气泡痕迹的发生,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发明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理工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理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83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弹性抗静电发泡复合材料
- 下一篇:一种五金零件冲孔加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