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缆护套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88700.X | 申请日: | 2016-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3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谭晓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市乾阳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61/16;C08L81/06;C08L9/02;C08K13/04;C08K7/14;C08K7/06;H01B3/44;H01B7/29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黄有斯;邓丹丹 |
地址: | 545005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护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塑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缆护套。
背景技术
35KV及以下的高压电缆由缆芯和护套构成,目前护套主要由PVC材料制成,PVC材料护套在环境温度偏高时,会有比较大的收缩;设计如下实验对PVC材料护套的热缩率进行验证:取原长为35.2厘米的PVC材料的护套进行高温老化,老化条件为:温度:140℃,老化时间:4小时,冷却时间:1小时;第一次老化后,护套的长度为:33.2厘米;第二次老化后,护套的长度为:33.1厘米;第三次老化后,护套的长度为:33.0厘米;第四次老化后,护套的长度为:33.1厘米;第五次老化,护套的长度为:33.0厘米;根据实验表明,PVC材料护套的热缩率为6.3%,超过了国家标准的5%的要求;从而得出,电缆发热及环境的散热条件影响也会电缆护套产生热缩率,护套热缩越大,护套将越容易与缆芯脱离,从而对电缆的保护越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缆护套,它可以解决护套热缩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电缆护套,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交联聚乙烯50-70份,增塑剂5-9份,无铅稳定剂6-10份,抗氧化剂12-15份,共混改进剂8-12份,玻璃纤维20-25份,聚醚醚酮15-25份;聚醚砜10-15份,碳纤维8-15份。
上述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共混改进剂是丁腈橡胶。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原材料中加入玻璃纤维、聚醚醚酮、聚醚砜和碳纤维可以增强护套的耐热性能、降低护套的热缩率和提高护套性能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
这种电缆护套,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交联聚乙烯50份,增塑剂5份,无铅稳定剂6份,抗氧化剂12份,共混改进剂8份,玻璃纤维20份,聚醚醚酮15份;聚醚砜10份,碳纤维8份,其中共混改进剂是丁腈橡胶。
实施例2:
这种电缆护套,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交联聚乙烯60份,增塑剂7份,无铅稳定剂8份,抗氧化剂14份,共混改进剂10份,玻璃纤维23份,聚醚醚酮20份;聚醚砜12份,碳纤维11份,其中共混改进剂是丁腈橡胶。
实施例3:
这种电缆护套,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交联聚乙烯70份,增塑剂9份,无铅稳定剂10份,抗氧化剂15份,共混改进剂12份,玻璃纤维25份,聚醚醚酮25份;聚醚砜15份,碳纤维15份,其中共混改进剂是丁腈橡胶。
以上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电缆护套,取出长度为35厘米进行高温老化实验,老化条件为:温度:140℃,老化时间:4小时,冷却时间:1小时;第一次老化后,护套的长度为:35.1厘米;
第二次老化后,护套的长度为:35.0厘米;
第三次老化后,护套的长度为:35.05厘米;
第四次老化后,护套的长度为:35.0厘米;
第五次老化,护套的长度为:35.02厘米;
经过该实验后,本发明的电缆护套的热缩率为0.0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乾阳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柳州市乾阳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87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