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抖动自动对焦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89550.4 | 申请日: | 2016-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3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林聪;汪仁德;彭坤;刘富泉;吕新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皓泽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5/00 | 分类号: | G03B5/00;G03B1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4763 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抖动 自动 对焦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抖动自动对焦装置,包括主体铁壳、前弹片、透镜支撑体、后弹片和底座,透镜支撑体的外表面上设有对焦线圈和防抖动线圈组,防抖动线圈组由4个线圈组成,沿透镜支撑体外表面环形均布,其中两个对角分布的线圈为第一线圈组,另两个对角分布的线圈为第二线圈组,后弹片上设有6个拼脚,每两个为一组,对焦线圈、第一线圈组、第二线圈组的电极分别与一组拼脚连接,用来实现电信号的输入和控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对焦线圈和防抖动线圈组通过后弹片上三组拼脚分别连接,避免了驱动调整过程中电信号的串通干扰,防抖动线圈组通过分成第一线圈组和第二线圈组分别控制,有效的提高了防抖动控制的精确性和反应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技术领域音圈马达产品,尤其涉及一种防抖动音圈马达的透镜驱动装置,用于防抖动自动对焦功能的摄像头,具体应用于具有拍照功能的手机、照相机、摄像机或检测传感器视觉系统、机器人视觉系统等设备。
背景技术
音圈马达是一种利用来自永久磁钢的磁场与通电线圈导体产生的磁场中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产生有规律的运动的装置,广泛用于手机摄像头中。旧的技术中均只涉及驱动镜头向前进行对焦功能的实现,由于拍照技术的清晰度要求更高,因此,在拍照过程中,手抖动对拍照的清晰程度影响非常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开发防抖动的自动对焦装置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避免了晃动而造成拍照不清晰。
现有国内外微型摄像头所公布移轴式的类似透镜驱动装置多采用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1210532074.0所公开的透镜驱动装置中公开的方案,其结构及其复杂,使用多个弹簧、对焦线圈和防抖动线圈采用组装方式进行贴合在一起,造成组装极其复杂,难以实现量产;电极只有两个或4个,自动对焦和防抖动共用电极,造成驱动调整过程中电信号的串通干扰,无法有效达到效果而无法实现防抖动自动对焦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防抖动自动对焦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一种防抖动自动对焦装置,包括主体铁壳、前弹片、透镜支撑体、后弹片、底座,所述的前弹片、透镜支撑体、后弹片从上到下依次组装并嵌入在主体铁壳内,底座设在在主体铁壳的下部,所述的前弹片的内圈与透镜支撑体的上端部连接,后弹片的内圈与透镜支撑体的下端部连接,后弹片的外边框与底座嵌入连接,所述的透镜支撑体的外表面上设有对焦线圈和防抖动线圈组,所述的防抖动线圈组由4个线圈组成,线圈沿透镜支撑体外表面环形均布,其中两个对角分布的线圈为第一线圈组,另两个对角分布的线圈为第二线圈组,所述的后弹片上设有6个拼脚,拼脚分为三组,每两个为一组,所述的对焦线圈、第一线圈组、第二线圈组的电极分别与后弹片上一组拼脚连接,用来实现电信号的输入和控制,所述的主体铁壳内设有分别与对焦线圈、防抖动线圈组相对应的对焦磁铁和防抖动磁铁。
进一步,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对焦线圈位于防抖动线圈沿光轴方向的上部。
进一步,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对焦线圈和防抖动线圈组设置在透镜支撑体的外表面且与透镜支撑体一体成型。
进一步,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对焦磁铁和防抖动磁铁沿光轴方向上下同轴设置,所述的对焦磁铁和防抖动磁铁的充磁极性互为反向。
进一步,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底座和透镜支撑体之间设置防转动机构,所述的防转动机构为透镜支撑体上设有凸起,所述的底座上设有与透镜支撑体上凸起相对应的凹槽,透镜支撑体通过凸起卡嵌在底座上的凹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对焦线圈和防抖动线圈组通过后弹片上三组拼脚分别连接,避免了驱动调整过程中电信号的串通干扰,防抖动线圈组通过分成第一线圈组和第二线圈组分别控制,有效的提高了防抖动控制的精确性和反应速度。同时由于其结构的优化,组装工艺性更加便利和合理,更适合与产品大量的制造生产和品质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装配爆炸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皓泽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皓泽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95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影像装置
- 下一篇:图像抖动校正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光学装置和摄像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