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天麻共生蜜环菌人工菌棒的天麻种植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091630.3 申请日: 2016-02-18
公开(公告)号: CN105660143B 公开(公告)日: 2018-08-24
发明(设计)人: 刘大会;王丽;马聪吉;朱新焰;张智慧;戴超;杨野;方艳;王家金 申请(专利权)人: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G22/00 分类号: A01G22/00;A01G18/10
代理公司: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53 代理人: 李中强
地址: 650000 云南省***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天麻 共生 蜜环菌 人工 制作 及其 应用 技术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麻共生蜜环菌人工菌棒制作及其应用的技术,属中药材种植技术领域;本发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蜜环菌人工菌棒的原料构成与配制(2)蜜环菌人工菌棒的制作与灭菌(3)蜜环菌人工菌棒的接菌与培养(4)蜜环菌人工菌棒的田间使用与天麻种植。本发明同传统天麻种植技术相比,通过采用农业废弃物制作用于种植天麻的共生蜜环菌人工菌棒,进行工厂化生产,可有效减少常规天麻种植需提前6~8个月进行培养菌床或菌棒的操作环节,缩短传统种植周期,有效提高天麻白头麻定植后的接菌率和成麻率,保证天麻前期生长营养供给,大幅提高天麻种植的产量,替代并大幅降低天然菌材的使用,从而减少种植天麻对天然树林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中药材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天麻共生蜜环菌人工菌棒的天麻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天麻(Gastrodia elata Bl.)为兰科天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味常用而名贵的中药,已有两千多年的入药和食用历史,具有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功效。天麻是一种极为简化的兰科植物,无根,无绿色叶片,必须与蜜环菌共生,靠消化蜜环菌得到营养后才能够生长繁殖,没有蜜环菌天麻就不能生长。蜜环菌主要依靠阔叶树树段为其提供营养。栽培天麻所用的培养蜜环菌的木材叫菌材。适宜蜜环菌生长的常用树种有青冈、槲栎、毛栗、野樱桃、板栗等这些生长较慢树种。一般种植一亩天麻需要2~3吨菌材,需砍伐直径15公分以上栎木(在云南天麻产区生长年限需15-20年)30多棵,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随着天麻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种植天麻菌材供应相当紧张,导致天麻种植成本增加,价格高涨。另外,传统种植天麻需要培养菌材(菌床)和天麻定植两个步骤,费时费力,劳动力较大,劳动力成本高。因而,天麻种植技术中寻找节约劳动力成本、替代菌材和开发节材栽培技术已是迫切所需。

天麻常规栽培方法是分两步完成,第一步是培养菌材或培养菌床,每年栽种前6~10个月(一般为头年4-7月)进行菌材或菌床培养;培养菌材是采用地下式、半地下式和地上堆培式三种,采用密环菌三级种和新鲜菌棒材进行培养,培养时间为5~6个月,到时将培养好菌棒和新菌材直接在种植地挖坑种植;培养菌床是在种植地块直接挖深15~20cm,宽50~100cm,长70~400 cm的菌床,将新鲜菌材和密环菌三级种接菌培养6~10个月,到时直接在培养好菌床进行定植。第二步当年冬季或第二年春季将预先培养好的菌床挖开进行天麻种植;或挖好种植坑将培养好菌棒和新鲜菌材1:1比例放置,再定植天麻。此常规栽培方法需要提前培养菌床或菌棒,既费时又费力,还造成木材极大的浪费。近年有些天麻产区采取三下窝的栽培方法,就是将繁殖天麻的3种主要材料(木材、蜜环菌栽培种、天麻种)同时放到栽培穴中的栽培方法,此法虽然不需提前培养菌材,但由于在天麻萌动前留给蜜环菌生长的时间是有限的,往往导致新生块茎得不到充足的营养供给而导致天麻种植失败或天麻产量低下。

专利一种用于天麻栽培中的菌棒(申请号:201110102592.4)的专利中,公布了一种将阔叶树木的锯末、枝叶或边皮废料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粉碎后经压制形成的用于天麻栽培中的菌棒,其菌棒不需要以砍伐森林资源为推广种植天麻为代价,避免了传统天麻种植地区,森林资源遭到破坏,有效资源日益匮乏状况的发生,但其生产制作的过程需要放入温度 80° ~300°下、压力 10~30 兆帕的环境下压制成成直径 5 cm~20 cm 的圆形木棒,但是其生产工艺的要求高,设备工艺复杂。

因此,随着天麻大面积的人工种植,迫切需要研发一种能简化天麻种植流程、节约劳动力成本的节材栽培技术,以便满足天麻大面积人工栽培过程中对菌材的需求和提高天麻产量。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未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16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