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泥减量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92275.1 | 申请日: | 2016-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1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陈珍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南卡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3/02;C02F3/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361004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系统 | ||
1.一种污泥减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处理池、设置于处理池底的曝气系统及根据处理池容积而配置相应数量的固定化微生物反应罐;该处理池具有原水进水口、产水出水口;该固定化微生物反应罐内具有容置腔,该容置腔内隔设有网片,该网片将容置腔分隔形成位于网片上侧的装料区和位于网片下侧的进水区;该进水区连接有污水进水管;该装料区自下而上依次填装形成有镇流层和至少一个微生物载体层,该镇流层包括有若干镇流颗粒,该微生物载体层包括有若干附着有微生物的载体,该装料区内对应微生物载体层上方预留有用于放入菌种的微生物菌种区;该装料区顶部开设有连通处理池内的净化出水口;处理池的水反复经循环泵抽引依次进入该固定化微生物反应罐的污水进水管、进水区、镇流层、微生物载体层、微生物菌种区再流回到处理池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减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化微生物反应罐包括有底盖、基座和装料腔体,该底盖设置于基座底部,该基座上端与装料腔体之间可拆卸式密封连接;前述污水进水管连接于基座上,前述网片设置于装料腔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泥减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端与装料腔体之间通过上连接件、下连接件、夹设于上连接件与下连接件之间的橡胶圈及锁固螺丝实现活性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泥减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进水管包括有接头组件及软管,该软管连接于循环泵与快速接头之间;
该接头组件包括有竖向设置的快速接头、横向设置的带牙直通接头、连接于快速接头底端与带牙直通接头一端之间的第一弯头及连接于带牙直通接头另一端的第二弯头;该带牙直通接头穿过基座的壁体伸入进水区内;该第二弯头位于进水区内,该第二弯头的出水侧向上连通进水区;处理池内的污水经第二弯头自下而上垂直经过固定化微生物反应罐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泥减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料腔体顶部侧面位置装设有用于连接加长装料腔体的连接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减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载体层和微生物菌种区构成一个微生物载体套组,根据不同的微生物菌种所起的作用,将多个微生物载体套组依次串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减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镇流颗粒为硬质惰性颗粒,所述镇流颗粒的缝隙占整个镇流层至少40%的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污泥减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镇流颗粒为冲洗石砾或玻璃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减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化微生物反应罐全部沉入处理池内水中或部分露于处理池内水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减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系统包括有鼓风机、布气管道及设置于布气管道上的若干曝气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南卡环境治理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南卡环境治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227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