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隔热光学薄膜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93198.1 | 申请日: | 2016-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24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袁敏华;陈建伟;袁涛;陈晓;曾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紫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2 | 分类号: | C08L67/02;C08L23/06;C08K3/08;C08K3/22;C08K3/04;C09D175/04;G02B1/04;B32B27/36;B32B27/18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胡志萍;张群 |
地址: | 31504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热 光学薄膜 材料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热光学薄膜材料,采用6+1技术方案,包括基料、隔热剂、分散剂、荧光增白剂、抗老化剂;隔热剂按照粒径不同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的粒径为1~100纳米,该部分的重量占隔热剂总量的55~85%;另一部分的粒径为101~600纳米。本发明将不同粒径的隔热剂按一定配比掺混到塑料配方中,利用不同颗粒大小的隔热剂在光学上所表现的不同性能,成功地制备了具有防红外线辐射隔热的光学防护材料。制成的光学薄膜产品具有在不改变塑料制品高透明性的同时,具有阻隔红外辐射的性能;且反射类隔热剂与吸收类隔热剂分别作用,均匀分散在PET基料中不产生镜面,有效避免了二次光污染,同时产品使用寿命长、无金属氧化、不产生氧化黑边、不褪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隔热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隔热光学薄膜材料。
背景技术
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能产生热辐射,温度越高,辐射出的总能量就越大,短波成分也越多。太阳是地球表面热辐射的主要来源,我们所指的热辐射主要是波长较长的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所产生的热辐射具有灼热感,同时对人体具有严重的伤害性;可见光是人们生活所必须光线;红外线是一种波长长于可见光的看不见的光线,具有显著的热效应,红外线不单来自太阳光,还来自各种人造光源,例如:浴霸灯、电焊等,达到一定温度的发热体也会产生红外线辐射。过量的红外线照射对人产生不适。
另一方面,由于全球气温变化,红外热能辐射使空调等制冷设备的能源消耗大量增加,节能环保新材料成为人类的重点研发方向,人们研发和制造了多种阻隔红外线的技术产品。例如,人们通过在膜上镀金属材料,制成透明金属膜用来达到阻隔红外线的效果。但是,这种镀膜对可见光有强力的反射作用,会造成二次光污染;且该类透明金属膜的制造成本高,透明度也受到影响,限制了其市场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制造成本低、透明度高且不会造成二次光污染的隔热光学薄膜材料。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隔热光学薄膜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计包括以下组分:
其中,所述的基料为PET;
所述的隔热剂按照粒径不同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的粒径为1~100纳米,该部分的重量占隔热剂总量的55~85%;另一部分的粒径为101~600纳米。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隔热剂按照性能不同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反射类隔热剂,该部分的重量占隔热剂总重量的20~30%;另一部分为吸收类隔热剂。
再改进,所述隔热光学薄膜材料依次包括通过共挤双向拉伸工艺结合在一起的A层、B层、C层、C层、B层、A层及D层;所述的A层为PET与抗老化剂的混合物,所述的B层为PET与反射类隔热剂及分散剂的混合物,所述的C层为PET与吸收类隔热剂、分散剂及荧光增白剂的混合物,所述的D层为聚氨酯类涂层材料。聚氨酯类涂层材料可以为水性PU,主要用来减少PET生产过程中膜表面的粘度,提高隔热光学薄膜材料收卷的质量。
作为优选,所述A层的厚度为2~6μm,所述A层中PET与抗老化剂的重量比为1:0.029~0.087。所述B层的厚度为3~10μm,所述B层中PET与反射类隔热剂的重量比为1:0.00002~0.00005。所述C层的厚度为3~10μm,所述C层中PET与吸收类隔热剂的重量比为1:0.00005~0.00015。所述D层的厚度为0.01~1μm。采用上述结构,合理控制各层的厚度,能够提高制成品的热收缩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紫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紫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31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