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自行走城市道路绿化带灌溉车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93884.9 | 申请日: | 2016-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83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韩启彪;王婧;黄修桥;王军涛;李文;孙浩;李浩;段福义;孙秀路;贾艳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5/09 | 分类号: | A01G25/09;A01C23/04;A01M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慧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60 | 代理人: | 朱广存 |
地址: | 453002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行走 城市道路 绿化带 灌溉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功能自行走城市道路绿化带灌溉车,包括车体,车体上设有行走协调控制系统和灌溉系统;行走协调控制系统包括用于测试路缘石距离的红外测距仪、用于感应红绿灯信号的红绿灯感应器、用于感应障碍物的障碍物感应器和行驶控制器,红外测距仪、红绿灯感应器和障碍物感应器分别与行驶控制器连接,行驶控制器根据红外测距仪、红绿灯感应器和障碍物感应器传输的信号控制车辆行走状态;灌溉系统包括蓄水桶、增压泵和灌溉管道,增压泵与蓄水桶的出水口连接,灌溉管道与增压泵的出水口连接。本发明的绿化带灌溉车实现了绿化带移动式灌溉,行走灌溉均无需人力操作,经济环保省工,降低了园林环卫工人的辛苦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绿化灌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自行走城市道路绿化带灌溉车。
背景技术
城市道路隔离带绿化是提升城市宜居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化带内多铺设草坪、种植密植高杆绿化植物、栽植树木等。目前对城市绿化带的灌溉主要采用人工洒水或预埋固定式地埋喷头等,其中:人工洒水采用洒水车载水,园林环卫工人手持喷洒,工人工作量大,非常辛苦。而预埋地埋式喷头工程造价高,运行费用大,且不能适应多种绿化植物尤其是高杆密植类,如万年青、树木等灌溉,同时,由于绿化带较窄,现有的灌溉方式均较易喷洒到道路上,影响行人出行甚至交通安全。总之,现有的绿化带灌溉方式要么建设投资大,要么运行管理麻烦,费工费力。为克服上述问题,需研制一种新型的城市道路绿化带灌溉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自行走城市道路绿化带灌溉车,解决现有的绿化带灌溉建设投资大和运行管理麻烦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功能自行走城市道路绿化带灌溉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设有行走协调控制系统和灌溉系统;
所述行走协调控制系统包括行驶控制器、用于测试路缘石距离的红外测距仪、用于感应红绿灯信号的红绿灯感应器和用于感应障碍物的障碍物感应器,所述红外测距仪、所述红绿灯感应器和所述障碍物感应器分别与所述行驶控制器连接,所述行驶控制器根据红外测距仪、红绿灯感应器和障碍物感应器传输的信号控制车辆行走状态;红外测距仪安装在车体上,可感应绿化带边的路缘石距离并反馈到行驶控制器,行驶控制器根据路缘石位置的变化,自行调整路线,确保电动车身始终与绿化带保持一定距离。红绿灯感应器可远距离探测红绿灯状态,在马路十字路口,红绿灯感应器通过视觉感应前方红绿灯颜色反馈到行驶控制器,确定此时车行状态,是否继续行走及灌溉。障碍物感应器安放在车体前方,为远距离红外线探测装置,成扇状辐射,如有车辆等障碍物,灌溉车将鸣喇叭示警,提醒规避。
所述灌溉系统包括蓄水桶、增压泵和灌溉管道,所述增压泵与所述蓄水桶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灌溉管道与所述增压泵的出水口连接。蓄水桶安放在车体上作为灌溉车水源,水从蓄水桶出水口出来后经增压泵增压进入灌溉管道。
其中,优选地,所述灌溉系统还包括可调节支架,所述可调节支架由垂直杆和水平杆构成,所述垂直杆固定在所述车体上,所述水平杆上设有可滑动的吊圈,所述灌溉管道挂靠在所述吊圈上。所述垂直杆和所述水平杆一般为方形柱体。
其中,优选地,所述垂直杆杆底部设有可带动垂直杆和水平杆旋转的弹性变形装置。这样灌溉时遇见障碍物,如电线杆等,水平杆可通过转动绕过障碍物。
其中,优选地,所述垂直杆上设有第一槽缝,所述水平杆上设有第二槽缝,所述垂直杆和所述水平杆通过穿过第一槽缝和第二槽缝的螺栓固定。灌溉时,通过调整螺栓在垂直杆上位置调节所需灌溉高度,通过调整螺栓在水平杆上位置调节所需灌溉宽度,通过调节垂直杆和水平杆间角度,形成不同角度。通过调节垂直杆和水平杆间角度,形成仰角,对树木进行灌溉或喷洒农药。
其中,优选地,所述第一槽缝和所述第二槽缝的侧边分别设置有刻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38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喷灌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杏小麦一体化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