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医临床数字化评价体系及其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94749.6 | 申请日: | 2016-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72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温川飙;程小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G16H10/60 | 分类号: | G16H10/60;G16H70/00;G06F17/30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2 | 代理人: | 谢一平 |
地址: | 61113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医 临床 数字化 评价 体系 及其 基于 数据 分析 方法 | ||
1.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中医技能临床数字化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建立中医临床数字化评价体系:所述评价体系框架包括五个一级指标:临床疗效指标、优势病种指标、中医诊疗方法指标、工作态度指标和工作量指标;
所述临床疗效指标的二级指标包括:复诊率、就诊率、症状改善、患者好评率;
所述优势病种指标的二级指标包括:单病种复诊率排名、单病种就诊率排名、诊疗时间、症状改善、患者好评率;
所述中医诊疗方法指标的二级指标包括:理法方药对症用药符合率、中西医结合使用率;
所述工作态度指标的二级指标包括:上传病历星级、患者好评率;
所述工作量指标的二级指标包括:就诊率、上传病历数量;
第二步,设定各指标的权重:先设定一级指标的权重,再设定二级指标的权重;
第三步,运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对中医医生的能力做出评价分析,得出评价结果;
所述大数据分析方法包括:采集临床电子病历数据、对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整合预处理后的数据、建立数据分析模型,计算指标的得分、针对所述得分作出合理解释和评价,通过可视化效果呈现评价结果;
所述第三步中,按公式(1)计算复诊率或就诊率指标的得分:
公式(1)中,
further:复诊率或就诊率指标的得分,p:同类科室医生平均复诊率或就诊率,q:医生复诊率或就诊率,m:医院复诊或就诊人数,n:医生复诊或就诊人数,Q:复诊率或就诊率的权重分;
按公式(2)计算单病种复诊率排名和单病种就诊率排名的总得分:
advantage=(A+B)*Q*2(2)
公式(2)中,
advantage:单病种复诊率排名得分和单病种就诊率排名得分的总和,A:单病种复诊率排名得分,B:单病种就诊率排名得分,sg:单病种就诊量,tsg:同医院同科室单病种就诊量,k:全省单病种医生总数量,n:单病种医生省级排名,m:复诊人数或就诊人数,Q:单病种复诊率排名或单病种就诊率排名的权重分;最大就诊率;
按公式(3)计算理法方药对症用药符合率指标的得分:
公式(3)中,0<pi<1,1≤i≤n,n:病案数量最大编号,pi:编号为i的病案的用药与症状符合度;symptomatic:理法方药对症用药符合率得分,total:医生总上传病历数,Q:理法方药对症用药符合率的权重分;
按公式(4)计算中西医结合使用率指标的得分:
unite=ratio*Q*2 (4)
公式(4)中,0<ratio<1,unite:中西医结合使用率指标的得分,ratio:中西医结合使用符合率,Q:中西医结合使用率的权重分;
按公式(5)计算上传病历星级的得分:
公式(5)中,
UP:上传病历星级得分,totali:医生上传星级为i的病历总数,total:医生总上传病历数,i:代表上传病历所达到的星级,1≤i≤n,i为整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未经成都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474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