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油冷却式蒸发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95060.5 | 申请日: | 2016-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61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穆勇;刘存喜;刘富强;杨金虎;阮昌龙;徐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青岛轻型动力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青岛分所) |
主分类号: | F23R3/32 | 分类号: | F23R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油 冷却 蒸发 结构 | ||
1.一种燃油冷却式蒸发管结构,适用于燃气轮机的燃烧室中,包括燃油进口管和蒸发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发管包括依次连接的进口段、过渡段和出口段,所述蒸发管通过其进口段固定设置在所述燃气轮机的燃烧室壁面上,所述蒸发管的出口段外端部和所述燃烧室壁面之间具有一定距离,所述蒸发管的壁面由内向外依次为蒸发管内套和蒸发管外套,所述蒸发管内套和蒸发管外套之间具有间隙,二者之间的间隙形成为一封闭的燃油冷却腔,所述蒸发管内套的内部空间形成为所述蒸发管的气体流道;
--所述燃油进口管穿过所述燃烧室壁面后伸入所述蒸发管出口段位置处的燃油冷却腔,所述燃油进口管用于为每个蒸发管独立供油;
--在所述蒸发管的进口段,沿所述蒸发管内套设置至少一排沿周向均布的燃油喷嘴,所述蒸发管内套自其进口段至其出口段的外表面上设有相连通的沟槽,所述燃油进口管中的燃油自所述燃油冷却腔的进口段沿所述沟槽输送至所述燃油冷却腔的出口段,并在所述蒸发管的进口段由各所述燃油喷嘴喷入蒸发管中,外界空气也在所述蒸发管的进口段引入蒸发管中,空气与燃油的混合物在所述蒸发管的出口段喷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冷却式蒸发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管纵切面的结构形状为L形、T形或直管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冷却式蒸发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喷嘴的数量n≥1个,喷油路径保证维持在蒸发管气体流道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冷却式蒸发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的形状为简单的规则结构,或符合流动特点的双螺旋形或双曲线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冷却式蒸发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管内套的外表面布置有用于强化换热的隔板,其形状为简单的规则结构,或符合强化换热特点的复杂曲线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油冷却式蒸发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管外套与蒸发管内套隔板之间保持微小间隙或紧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冷却式蒸发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进口管、蒸发管内套、蒸发管外套采用分段加工和焊接方式进行成型和密封,保证燃油顺利通过燃油冷却腔到达燃油喷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冷却式蒸发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管内套外表面上的沟槽采用机加工或化学蚀刻方式去除材料,形成所需流道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青岛轻型动力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青岛分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青岛轻型动力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青岛分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506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