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复合内衬管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95072.8 | 申请日: | 2016-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53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周天航;商海光;刘晓东;王春锋;刘茂政;陈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柯林瑞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1/00 | 分类号: | F16L11/00;F16L33/22;B32B1/08;B32B27/02;B32B27/34;B32B2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8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复合 内衬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衬管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柔性复合内衬管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比较广泛采用的管道内部加衬复合软管技术就是将复合软衬管提前制作完成后,在复合软管内部加粘结剂(树脂类)后通过翻转或经牵引拉入到管道内,然后再用热蒸汽加压、热水循环加热、压缩空气加紫外线光机等技术让复合衬管上的粘接剂固化,使管道内的复合衬管复圆或紧贴在管道的内壁上,实现管道内衬。由于这种技术有粘结剂做为中间介质,因此粘结剂的固化时间比较难以掌握,如果气温过低还要采取加温的措施为此消耗掉大量的热能。另外,由于粘结剂在没有固化前会产生流动,如果固化时间跟不上后,内衬后管道有时会出现厚薄不均匀的状态,内衬质量差,固化的复合内衬与管道的连接也比较简单,所以,现有复合软管内衬技术内衬管道不能承受较高压力,只能在低压管道或排污管道应用,存在使用范围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柔性复合内衬管连接装置,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不需要另外的加热设备,使管道之间的连接可靠。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柔性复合内衬管包括保护层、芳纶加强纤维层、防渗内膜层,保护层、芳纶加强纤维层、防渗内膜层叠套固化成一体后成为一个圆筒,保护层为外层,防渗内膜层为内层,芳纶加强纤维层处于两者之间,柔性复合内衬管内衬于管道内,芳纶加强纤维层在与保护层、防渗内膜层叠套固化时的初始状态为菱形网状结构,在柔性复合内衬管内衬于管道内后,其永久状态为垂直网状结构,在柔性复合内衬管内衬于管道内前,外套筒与管道连接成一体,连接头的一部分插入柔性复合内衬管内,连接头露在柔性复合内衬管的部分为连接端,插入柔性复合内衬管内的连接头的外壁上有凹槽,凹槽部位的直径小于前端直径,使连接头的前端形成卡台,外套筒内部有凹槽,凹槽部位的内径大于两端内径,在外套筒上设有灌注孔,此灌注孔对应其上的凹槽,经灌注孔灌注固化物,使处于外套筒与连接头之间的柔性复合内衬管在连接头的外壁凹槽段变形缩小直径被连接头的前端的卡台卡住,使柔性复合内衬管与管道内衬成一体。
本发明有益效果: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柔性复合内衬管的中间层是采用了芳纶加强纤维编织的特殊结构,在管道衬装完成后,给安装好的柔性复合内衬管一个初始的加压过程,使保护层、防渗内膜层被压力逐渐扩张后,整个复合软管的结构在压力的作用下出现横向扩张纵向收缩的现象,其间的芳纶加强纤维编织层的结构也不断的改变,由原来的菱形网状结构变成相互垂直的网状结构,压力扩张停止后,柔性复合内衬管在芳纶加强纤维层的支撑下内外层就形成了一个环刚度很强的刚性结构复合管,使其紧贴在管道的内壁上,柔性复合内衬管的内部压力消除后也不会产生塌缩。本发明设计的连接装置使柔性复合内衬管的两端经环状结构内加压注入固化物固化后就能被固定在管道上,连接装置上的连接头还能与另一根管道进行可靠连接。因此,本发明内衬质量高,承压能力强,可以在高压管道上进行内衬安装,因而本发明使内衬技术范围进一步扩大,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柔性复合内衬管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柔性复合内衬管连接装置,主要由连接头1、外套筒2、固化物3、管道4、柔性复合内衬管5及保护层5-1、芳纶加强纤维层5-2、防渗内膜层5-3构成;保护层5-1、芳纶加强纤维层5-2、防渗内膜层5-3叠套固化成一体后成为一个筒状结构,保护层5-1为外层,防渗内膜层5-3为内层,芳纶加强纤维层5-2处于两者之间,柔性复合内衬管5内衬于管道4内,芳纶加强纤维层5-2初始为菱形网状结构,使筒状柔性复合内衬管容易改变外形,利于安装作业并不会破坏其内部结构。当柔性复合内衬管5内衬于管道4内后,再加压使柔性复合内衬管中间层由菱形网状结构改变为垂直结构后,形成了环刚度。外套筒2与管道4连接成一体,连接头1的一部分插入柔性复合内衬管5内,连接头1露在柔性复合内衬管5的部分为连接端,连接部位可以是法兰,也可以是螺纹,或其它连接用的结构,插入柔性复合内衬管5内的连接头1的外壁上有凹槽,凹槽部位的直径小于前端直径,使连接头1的前端形成卡台,外套筒2内部有凹槽,凹槽部位的内径大于两端内径,在外套筒2上设有灌注孔,此灌注孔对应其上的凹槽,经灌注孔灌注固化物,使处于外套筒2与连接头1之间的柔性复合内衬管5在连接头1的外壁凹槽段变形缩小直径被连接头1的前端的卡台卡住,使柔性复合内衬管5与管道4内衬成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柯林瑞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柯林瑞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50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空检漏接头
- 下一篇:一种塑钢缠绕管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