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平井地质三维导向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95220.6 | 申请日: | 2016-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06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占良;郭自新;杜支文;杜孝华;常森;陈存良;陆佳春;王涛;张林;崔海标;李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何锐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平 地质 三维 导向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然气、石油、煤炭等矿产开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平井地质三维导向方法。
背景技术
苏里格气田于2008年开展水平井试验,由于储层横向变化快,有效储层钻遇率低,水平井开发效果并不理想。经过近几年水平井地质开发技术逐步完善,储层改造技术不断成熟,水平井单井产量超过直井的3倍以上,已经成为气田上产及冬季高峰供气的中坚力量。苏里格气田历年投产水平井占总投产气井比例8.6%,贡献产量占气田总产量比例30.7%。
现阶段,水平井地质导向主要分为斜井段、水平段两个层次;在地震、地质建模等方法对储层预测基础之上,依据岩屑、钻时、气测、随钻GR等综合录井参数及LWD导向参数,综合分析地层厚度与倾角、微幅构造变化等方面,及时调整水平段轨迹,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水平井钻井目的。
目前水平井地质导向确切地说为二维地质导向,过程相对简单和单一,其地质模型重点考虑了地层垂向属性分布,为二维剖面“线”对比;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储层横向变化,不能准确反映井眼轨迹周围储层的非均质性,致使地质导向具有多解性和不确定性;相比水平井二维地质导向而言,水平井地质三维导向具有有多的优势(表1),为此,深入开展水平井地质三维导向研究工作。
表1水平井三维地质导向技术优势对比表
水平井地质三维导向是指在三维空间内,依据地层形态、岩层性质、储层含气性变化等地质信息,结合随钻参数,进而优化水平井地质模型的一种水平井地质导向方法。目前水平井地质三维导向主要是三维地震和地质三维建模导向。
而对于开发进程较快,工作量较大且开发区域面积广阔的气田水平井开发,缺少三维地震数据体、地质建模等关键数据,为了弥补地质认识精度方面的不足,适应水平井钻井的特殊性,开展标志层控制下的地产三维空间闭合对比关键技术,结合以综合录井和随钻测井的随钻地质导向评价技术,充分发挥沉积微相分析技术的积极作用,加之地质模型优化技术,进行水平井轨迹综合调整,极大地提升了水平井开发技术,并提高了开发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储层三维空间对比闭合基础上,开展以沉积微相赋存规律、砂体地质规模及特征分析为核心的水平井地质三维导向,扩展并延伸水平井地质导向新方法和技术,推动水平井规模化开发和应用。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平井地质三维导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三维空间地层对比:结合邻井储层发育特征,选取多个稳定标志层,通过沉积旋回控制,地层厚度辅助,进行多井区域闭合对比;然后利用能够控制该局部区域储层分布与变化情况的邻井资料,进行地层三维空间闭合对比,求取统一的目的层地层倾角、减小入靶误差,指导水平井入靶及水平段地质导向,充分体现储层空间展布特征;
步骤二,沉积微相分析:利用沉积微相分析技术分析出目的层地层的沉积微相;
步骤三,随钻参数跟踪评价:坚持地质、工程参数紧密结合,跟踪岩屑、气测、伽马值、钻时的变化情况,分析沉积微相变化,以沉积微相特征及砂体展布规律为单元,进行针对性预判,并多方面综合求证;
步骤四,地质模型优化:以区域地质背景、区块砂体展布规律为基础,结合辫状河道、心滩、越岸沉积、废弃河道发育特征,以沉积微相及砂体赋存模型、规模和特征为核心进行水平井水平段地质导向。
所述的步骤一中,稳定标志层包括地层界线、稳定砂岩、纯泥岩段、测井曲线异常段及其任意组合。
所述的步骤一中,目的层地层倾角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52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成的健康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
- 下一篇:基于中医临床医案的疾病诊疗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