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离心泵提高工作效率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95941.7 | 申请日: | 2016-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35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周沛;吴国庆;王秀明;徐申飞;郭鹏;彭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9/02 | 分类号: | F04D9/02;F04D29/6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徐金伟 |
地址: | 472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心泵 提高工作效率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心泵提高工作效率的装置及其使用方 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离心泵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
1、在离心泵启动前泵内灌泵不足时,因为灌入的水从吸水管中流走,启动时泵内气 体不能完全排出,存在灌泵不方便,耽误时间的缺点;
2、离心泵在抽排水过程中经常性中断,因吸入管路漏气或因吸入口存在漩涡,淹没 深度太浅吸入大量气体;
3、离心泵管理难度较大,在抽排水过程中需派专人盯护,一但出现中断发生,一个 人要完成重新启动的难度很大;
4、现有技术的离心泵在工作过程中,汽蚀现象严重,致使离心泵使用寿命不能长久, 存在离心泵扬程、流量降低,效率下降和产生大的噪音和振动的缺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增设了水箱,制造了一个能够长期维持离心 泵吸液槽内真空的装置,在启动离心泵前不再灌水,只需控制电动机电源开关,进行排水, 这样减少了人工管理量,提高了离心泵的工作效率,延长了离心泵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离心泵提高工作效率的装置,包括离心泵和 吸水管,所述离心泵的进水口与主水箱底部的出水口连接,所述主水箱的顶面设有通过阀 门进行打开与关闭的灌水口,所述主水箱的侧壁的顶部设有与吸水管一端连接的进水口, 所述吸水管的自由端设置河水的液面以下,所述主水箱的体积大于所述吸水管内的体积与 离心泵的吸液槽体积之和。
进一步地,所述主水箱包括设置在顶部的真空腔和设置底部的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 体积大于所述吸水管内的体积与离心泵的吸液槽体积之和。
进一步地,所述主水箱设有相互连通的副水箱,所述副水箱的出水口与离心泵的进水 口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离心泵提高工作效率的装置的使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将吸水管的自由端放入河水的液面以下,打开阀门,往主水箱灌水,待主水 箱内水的体积大于水管内的体积与离心泵的吸液槽体积之和时,关闭阀门,形成密闭状态;
步骤2:启动离心泵,进行排水。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包括打开阀门,往与主水箱彼此连通的副水箱内灌水,待主水 箱中的储水腔和副水箱中的水体积大于吸水管的体积与离心泵的吸液槽体积之和时,关闭 阀门,所述主水箱上部形成真空腔的密闭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优越效果在于:本发明可以提高了离心泵进液装置汽蚀余量,使得 离心泵能够更经久耐用;离心泵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离心泵提高工作效率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灌水口,2-阀门,3-主水箱,4-真空腔,5-储水腔,6-副水箱,7-离心泵,8-河水, 9-吸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具体说明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离心泵提高工作效率的装置,包括离心泵7 和吸水管9,所述离心泵7的进水口与主水箱3底部的出水口连接,所述主水箱3的顶面 设有通过阀门2进行打开与关闭的灌水口1,所述主水箱3的侧壁的顶部设有与吸水管9 一端连接的进水口,所述吸水管9的自由端设置河水8的液面以下,所述主水箱3的体积 大于所述吸水管9内的体积与离心泵7的吸液槽体积之和。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其他结构相同,主要区别在于:主水箱3 包括设置在顶部的真空腔4和设置底部的储水箱5,所述储水箱5的体积大于所述吸水管 9内的体积与离心泵7的吸液槽体积之和,所述主水箱3设有相互连通的副水箱6,所述 副水箱6的出水口与离心泵7的进水口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离心泵提高工作效率的装置的使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将吸水管9的自由端放入河水8的液面以下,打开阀门2,往主水箱3灌水, 待主水箱3内水的体积大于水管9内的体积与离心泵7的吸液槽体积之和时,关闭阀门2, 形成密闭状态;
步骤2:启动离心泵7,进行排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59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