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丙酸·乙酸盐与一种添加剂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96068.3 | 申请日: | 2016-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6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晶天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20/105 | 分类号: | A23K20/105;A23L29/00;A23L3/3508;A23L13/20;A21D1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桐梓***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丙酸 乙酸 添加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合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丙酸·乙酸盐与一种添加剂。
背景技术
全世界各地每年因霉变而浪费的食物和饲料损失是个很大的数字。某些贫困地区和国家的人们食用已经发生霉变的食物,而产生的各类慢性疾病特别是癌症令人触目惊心。研制开发质优价廉、方便使用的防霉剂是各国科学家和企业家重要任务。
目前在市场上流通的防霉剂包括富马酸酯类、脱氢醋酸钠、丙酸盐、双乙酸钠、双丙酸铵、丙酸、尼泊金酯等等,但是上述防霉剂均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不足之处。
富马酸酯类,包括富马酸单甲酯与富马酸二甲酯,虽然防霉效果优异,价格低廉,而且在动物和人体内能很好地降解,但它对人和动物的皮肤、粘膜有强烈的刺激性,引起过敏性皮炎,已被我国和多个国家禁止使用。
脱氢醋酸钠,是近几年广泛使用的一个新的防霉剂品种,防霉效果好,价格适中,但其易引起人和动物肾结石发生。
丙酸盐包括丙酸铵、丙酸钙、丙酸钠,是一种使用悠久的防霉剂,效果持久可靠,但由于丙酸盐是碱离子以离子键与其结合,相对释放丙酸速度慢,因而添加量大,使用成本高。
双乙酸钠是近几年广泛推广使用的新型的被誉为无毒的防霉剂,但是其钠离子含量达18.4%,添加到食品中对高血压、糖尿病人有潜在的危害;同时由于双乙酸钠的防霉强度远比丙酸低,是丙酸添加量的6-10倍才能起到防霉效果,如此大的添加量,添加到动物饲料中,过量的Na+也是一个不得不值得考虑的缺点,按5000克/吨饲料计算,相当于添加了2340克NaCl,该量已经接近饲料中动物需要的NaCl量,饲料其它来源也会有不少Na+,较难平衡。
双丙酸铵是目前饲料防霉剂的新秀,但其中的氨对人和动物都是没有价值且有负营养作用,特别是对于人的食品是不宜添加的。
丙酸是目前饲料中大量使用的产品,成本低廉,但丙酸是易挥发物质,在饲料加工制粒过程中会损失20-40%,挥发的丙酸不仅未起到对饲料的防霉作用,反而会腐蚀饲料加工设备,而且丙酸显然不适合添加到食品中防霉,一是它容易挥发,二是留在食品中会损害食品的风味。
尼泊金酯,又叫对羟基苯甲酸酯,包括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对羟基苯甲酸庚酯、对羟基苯甲酸辛酯与对羟基苯甲酸月桂酯,这类防霉剂虽然防霉效果好,但成本高,而且水溶性很差,显然是不便用于饲料中,而且近年发现尼泊金酯会加速人的皮肤和粘膜的老化,在人类的高级食品,特别是婴幼儿食品是不能添加的。
苯甲酸和苯甲酸钠是一种古老的食品防霉剂,它不仅成本高,而且毒性也较高,很多国家已经禁用。山梨酸、山梨酸钾虽然防霉效果好,但成本很高,往往只作为辅助防霉剂,而不作为防霉剂的主体成分。
月桂酸单甘酯有良好的防霉效果又是良好的乳化剂,但目前生产高纯度的单甘酯的工艺需进一步努力,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尚有一段路要走,而且月桂酸单甘酯有一种令人十分不愉快的辣味,其防霉强度随其单酯纯度及防霉对象中的pH值和蛋白含量等诸多因素影响较大,其作为防霉剂的主体成分会很有风险。由此,目前亟需提供一种具有较好防霉效果,且安全健康的防霉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丙酸·乙酸盐,其可作为饲料添加剂与食品添加剂的组分,进一步的,丙酸·乙酸盐作为防霉剂具有较好的防霉效果。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丙酸·乙酸盐,由乙酸盐与丙酸混合,搅拌冷却后得到。
优选的,所述丙酸与乙酸盐的摩尔比为(0.2~1):1。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添加剂,所述添加剂为饲料添加剂或食品添加剂;所述饲料添加剂中包括上述方案所述的丙酸·乙酸盐,所述食品添加剂中包括上述方案所述的丙酸·乙酸盐。
优选的,所述饲料添加剂为防霉剂、酸化剂或抗生素替代品;所述食品添加剂为防霉剂或酸味调节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晶天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晶天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60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