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杯充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96423.7 | 申请日: | 2016-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3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秦英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沃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32 | 分类号: | H02J7/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杯 充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电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杯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塞贝克(Seebeck)效应又称作第一热电效应,它是指由于两种不同电导 体或半导体的温度差异而引起两种物质间的电压差的热电现象。产生Seebeck 效应的主要原因是热端的载流子往冷端扩散的结果。温差发电是利用塞贝克 效应把热能转化为电能。当一对温差电偶的两结处于不同温度时,热电偶两 端的温差电动势就可作为电源。
常用的是半导体温差热电偶;这是一个由一组半导体温差电偶经串联和 并联制成的直流发电装置。每个热电偶由一N型半导体和一P型半导体串联而 成,两者联接着的一端和高温热源接触,而N型和P型半导体的非结端通过导 线均与低温热源接触,由于热端与冷端间有温度差存在,使P的冷端有负电荷 积累而成为发电器的阴极;N的冷端有正电荷积累而成为阳极。若与外电路相 联就有电流流过。这种发电器效率不大,为了能得到较大的功率输出,实用 上常把很多对温差电偶串、并联成温差电堆。
日常生活中,水杯是常见的生活用品,倒入水杯中的开水的热能一般都 是自然散发到空气中,造成了能量资源浪费,如果将这部分热能回收利用, 也会更加节能环保,这样就需要专门设计热点模块。一个典型的热电模块是 由两片瓷片组成,瓷片能为介于两瓷片之间的N型和P型晶粒(通常是碲化 铋)提供框架并电绝缘,该热电模块的转换效率不高,且该结构很难应用在 水杯中。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热点转 换效率高的水杯充电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水杯充电装置,包括:
水杯本体9,其底部设有一凹槽;
热电模块10,其包括U型电极1和P型电极2,其嵌入所述凹槽中,贴 近所述水杯本体底部;
散热块3,其设于所述热电模块远离水杯的一侧;
电路板11,其用于供用电设备充电,且分别通过第一导线4和第二导线 5分别连接到所述U型电极、P型电极,其包括USB母头8、稳压电路模块6、 稳流电路模块7,其中,所述USB母头通过所述稳压电路模块、稳流电路模 块与所述热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水杯充电装置,其中,所述U型电极为所述热电模块 的U型空槽部分。
优选的是,所述的水杯充电装置,其中,所述热电模块材质为重量份分 别为碲40-70、铋5-30、锑15-40、硒40-60的混合物。
优选的是,所述的水杯充电装置,其中,所述用电设备包括手机、平板 电脑,USB风扇。
优选的是,所述的水杯充电装置,其中,所述电路板的输出电压为5V, 输出电流为1A。
优选的是,所述的水杯充电装置,其中,所述散热块为铜或铝散热块中 的一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案特殊设计的U型电极、P型电极恰好集成在一 起形成热电模块,散热块设于所述热电模块远离水杯的一侧,进一步保护了 热电模块,使其易于散热,以及热电模块的特殊材质,使得该结构更加适用 于水杯的热能回收,将水杯散出的部分热能回收利用,更加节能环保,该热 电模块的转换效率高,将该热电模块应用于水杯热能转化为充电设备的电能 也是本案独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水杯充电装置中的热电模块及散热块的结 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水杯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U型电极,2-P型电极,3-散热块,4-第一导线,5-第二导线, 6-稳压电路模块,7-稳流电路模块,8-USB母头,9-水杯本体,10-热电模块, 11-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 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一种水杯充电装置,请参阅附图1-2,包括:
水杯本体9,其底部设有一凹槽;
热电模块10,其包括U型电极1和P型电极2,其嵌入所述凹槽中,贴 近所述水杯本体底部;
散热块3,其设于所述热电模块远离水杯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沃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沃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64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