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氯化聚氯乙烯/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96604.X | 申请日: | 2016-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01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宋永海;宋秋生;章斯淇;吴凡;吴新民;张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融汇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24 | 分类号: | C08L27/24;C08K3/36;C08F8/2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07 | 代理人: | 马荣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氯化 聚氯乙烯 二氧化硅 纳米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氯化聚氯乙烯/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氯化聚氯乙烯/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聚氯乙烯复合物100
去离子水400
乳化剂1-3
分散剂1-4
引发剂1-2;
所述聚氯乙烯复合物为悬浮法聚氯乙烯树脂与有机硅烷进行复合所得;
所述的氯化聚氯乙烯/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配方量的聚氯乙烯复合物、去离子水、乳化剂、分散剂和引发剂加入反应釜中,密封、搅拌;
(2)通氮气后,升温,再通入氯气,加热反应;
(3)反应结束后,通入氮气,降温,得混合浆料;
(4)将混合浆料经脱酸、洗涤、离心、干燥得氯化聚氯乙烯/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氯化聚氯乙烯/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法聚氯乙烯树脂与有机硅烷的质量比为9-19: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氯化聚氯乙烯/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硅烷选自正硅酸甲酯、或为正硅酸乙酯、或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氯化聚氯乙烯/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氧化乙烯-氧化丙烯共聚物按质量比1:1组成的复合乳化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氯化聚氯乙烯/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聚乙烯醇。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氯化聚氯乙烯/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与过氧化苯甲酰按质量比1:1组成的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氯化聚氯乙烯/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通入氯气,加热反应,具体分两步通氯气:第一步通氯气,釜内压力维持在0.2-0.3MPa;第二步通氯气,釜内压力维持在0.4-0.5MPa。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氯化聚氯乙烯/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第一步通氯气反应时间为2-3h;第二步通氯气反应时间为4-5h。
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氯化聚氯乙烯/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通入氯气,加热反应;具体为:向釜内通入氯气,维持反应温度50-70℃,压力0.2-0.3MPa,反应2h;再升高温度至90℃,维持釜内压力为0.4-0.5MPa,继续通氯反应4-5 h;最后停止通氯,使未反应氯气继续与聚氯乙烯复合物反应,至釜内压力为0.15-0.25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融汇化工有限公司,未经芜湖融汇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660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水型SBS发泡鞋底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耐寒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