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稳泡特征的高炭粉煤灰浮选脱炭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97054.3 | 申请日: | 2016-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989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胜;邓丽君;曹亦俊;冉进财;张海军;韩加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3D1/14 | 分类号: | B03D1/14;B03D101/02;B03D10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9 | 代理人: | 朱亮淞 |
地址: | 22100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特征 粉煤 浮选 工艺 | ||
1.一种具有稳泡特征的高炭粉煤灰浮选脱炭工艺,其特征在于:将高炭粉煤灰原灰料浆给入矿浆预处理器,同时将浮选捕收剂和起泡剂一并加入到矿浆预处理器,调制得到质量百分浓度15%~20%的灰浆,然后将调制好的灰浆输送至浮选柱分选,浮选柱分选得到泡沫精炭产品和底流低炭灰分别依次经浓缩机和过滤机脱水,得到精炭产品和低炭灰产品;
所述浓缩机的溢流水以及过滤机的滤液自流进入沉淀池,所述沉淀池中的溢流水和滤液中的细粒泥质矿物沉降之后输送至矿浆预处理器中重新进行浮选,所述沉淀池中的经沉降之后的溢流水和滤液通过高压泵加压用于过滤机滤布的清洗;
所述矿浆预处理器包括矿浆桶体(9)和矿浆外循环系统,所述矿浆桶体(9)的上部设置有给料管(1)和出料管(5);沿矿浆桶体(9)的中心线自上而下固定设置有给料缓冲箱(2)和给料下导管(4),所述给料缓冲箱(2)与给料下导管(4)上下连通,所述给料管(1)与给料缓冲箱(2)水平连通;
所述矿浆外循环系统包括循环渣浆泵(10)、环形矿浆分配槽(6)、射流混合器(7)和紊流混合管(8),所述环形矿浆分配槽(6)套设在矿浆桶体(9)的外壁上,所述矿浆桶体(9)的底部通过循环出料管(11)与循环渣浆泵(10)连接,所述循环渣浆泵(10)通过管路与环形矿浆分配槽(6)连接;所述环形矿浆分配槽(6)下方连接若干射流混合器(7),每个所述射流混合器(7)上设置有药剂入口和阀门,对应每个射流混合器(7)下部连接有紊流混合管(8),所述紊流混合管(8)与矿浆桶体(9)切向连通,所述矿浆桶体(9)内壁表面设置若干挡板(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稳泡特征的高炭粉煤灰浮选脱炭工艺,其特征在于:当浮选柱内的泡沫层厚度达到800mm~1500mm,再将浮选柱分选得到泡沫精炭产品和底流低炭灰分别依次输送至对应的浓缩机和过滤机脱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稳泡特征的高炭粉煤灰浮选脱炭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底部设置有泥浆泵,所述泥浆泵与所述矿浆预处理器之间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沉淀池底部的细粒泥质矿物在泥浆泵的作用下,经管道返回至矿浆预处理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稳泡特征的高炭粉煤灰浮选脱炭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矿浆桶体(9)的底部为中间低外围高的斜板结构,所述循环出料管(11)设置在矿浆桶体(9)的底部最低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具有稳泡特征的高炭粉煤灰浮选脱炭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出料管(11)的侧壁设置有事故放矿管(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稳泡特征的高炭粉煤灰浮选脱炭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混合器(7)采用文丘里管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稳泡特征的高炭粉煤灰浮选脱炭工艺,其特征在于:高炭粉煤灰原灰料浆经给料管(1)给入到给料缓冲箱(2),并在给料下导管(4)的引流作用下,将高炭粉煤灰原灰料浆直接引流至矿浆桶体(9)底部;在渣浆泵(10)的抽吸作用下,循环高炭粉煤灰原灰料浆经循环出料管(11)进入外循环系统,加压之后的高炭粉煤灰原灰料浆经管路输送至环形矿浆分配槽(6),在0.15~0.20Mpa的高压作用下,环形矿浆分配槽(6)内部的矿浆下行至射流混合器(7),产生高压射流,并在射流混合器(7)内部的真空室内形成负压,从而将浮选药剂通过药剂入口自吸进入矿浆;经射流混合器(7)混合作用之后的矿浆经紊流混合管(8)沿切向送回矿浆桶体(9)内部,从而在矿浆桶体(9)内部形成旋转矿浆流,旋转矿浆流在挡板(13)的阻挡作用下,可进一步强化矿浆的悬浮效果和浮选药剂分散作用;操作中,矿浆的循环流量为矿浆给料量的1~3倍,射流作用之后的矿浆切向进入矿浆桶体(9)内部后,一部分沿回流至循环出料管(11),重新进入外循环系统进行射流混合作用;另外一部分矿浆上行至出料口(5),完成矿浆预处理作业,排出作为浮选入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稳泡特征的高炭粉煤灰浮选脱炭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浮选柱包括底流自动排放系统,所述底流自动排放系统包括压力传感器(3-1)、电动胶管阀(4-1)、底流排放管(2-1)和PID控制仪表(5-1),所述压力传感器(3-1)安装在浮选柱(1-1)的筒壁上,距离浮选柱(1-1)顶部2000mm,所述浮选柱(1-1)的底部连接有底流排放管(2-1),所述电动胶管阀(4-1)安装在底流排放管(2-1)的排料端,所述PID控制仪表(5-1)分别与压力传感器(3-1)和电动胶管阀(4-1)数据传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705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