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酵生产杆菌肽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097983.4 申请日: 2016-02-23
公开(公告)号: CN105483064A 公开(公告)日: 2016-04-13
发明(设计)人: 任风芝;张雪霞;王耀耀;耿文飞;郑智慧;杨海静;高任龙;段宝玲;张炜 申请(专利权)人: 华北制药集团新药研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C12P21/00;C12R1/1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050015 河北*** 国省代码: 河北;1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发酵 生产 杆菌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发酵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酵生产杆菌肽的方法。

背景技术

杆菌肽是一种由12种氨基酸组成的噻唑肽类窄谱抗生素,主要由特雷斯氏枯草杆 菌和地衣芽孢杆菌发酵产生,对革兰氏阳性球菌和杆菌有效,对少数革兰氏阴性菌、螺旋体 及放线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杆菌肽具有高效、低毒、残留量少等优点。因此,杆菌肽不仅 是一种重要的抗生素药物,也是安全性良好的畜禽抗生素饲料添加剂。

杆菌肽是几种相似多肽组分的混合物,含有杆菌肽A、B1、B2、B3、C1、C2、C3、E、F等 化学结构类似的异构体,其主要活性成分为杆菌肽A,分子式为C66H103N17O16S。杆菌肽F是杆 菌肽A的降解产物,有肾毒性,需严格控制其含量。

杆菌肽是类白色至淡黄色的粉末,无嗅、味苦,有吸湿性,易被氧化剂破坏,在溶液 中能被多种重金属盐类沉淀,杆菌肽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溶解,在丙酮、三氯甲烷或乙醚 中不溶。

杆菌肽是肽类抗生素,由一系列氨基酸通过酶催化合成,因而氮代谢对杆菌肽的 合成影响明显。而目前的有机氮源大多为大宗农副产品,其质量受产地、加工方式等影响, 造成不同发酵批次间菌种的次级代谢水平不一致,进而影响下游纯化,最终影响产品质量。

酵母粉和棉籽蛋白粉,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有机氮源。其中棉籽蛋白粉是一种以特 定地区的优质棉籽为原料,采用先进的技术生产的高蛋白、低酚、低纤维、微生物利用效果 好的有机氮源,产品的蛋白含量在50%以上,氨基酸组成占总氮的90%以上,游离棉酚的含量 控制在600ppm以下,产品质量稳定。酵母粉为标准化有机氮源,蛋白质含量高(蛋白质占干 菌体总重50%以上),含有18种氨基酸,种类齐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含量丰富。但未见有报 道将两种有机氮源配合应用于地衣芽孢杆菌生物合成杆菌肽。

杆菌肽为微生物发酵的次级代谢产物,存在于发酵液中,杆菌肽不仅对其他生物 有杀死或抑制作用,对产生菌自身也有杀死或抑制作用。随着杆菌肽在发酵液中浓度不断 增高,其产生菌受到高浓度产物的反馈调节作用,使产生菌生物细胞及酶的潜力不能充分 发挥,造成杆菌肽的产率难以提高,从而成为制约提高杆菌肽发酵水平的瓶颈。选育能耐受 高浓度杆菌肽的产生菌固然可以使生产指标得以提高,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微生物发酵制备杆菌肽存在的发酵过程不稳定 及发酵水平低的问题,提供一种通过优化发酵培养基配方、发酵条件来提高杆菌肽产量的 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发酵生产杆菌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制备地衣芽孢杆菌菌株的种子液

将地衣芽孢杆菌菌株的斜面培养物接种于种子培养基,28-30℃、200-240rpm,培养 20-28h获得种子液;

其中所述的种子培养基按以下方法制得:玉米淀粉3.0-5.0克、葡萄糖10.0-20.0克、酵 母粉10.0-20.0克、硫酸铵1.0-2.0克、氯化钠1.0-2.0克、七水硫酸镁1.0-1.5克,加水定容 至1000mL,pH6.5-7.0,121℃灭菌30min。

本发明所述杆菌肽产生菌可选用菌株ATCC10716。

b、制备地衣芽孢杆菌菌株的发酵液

将上述种子液以体积百分比6-10%的接种量接种于发酵培养基,在摇瓶或发酵罐中发 酵,发酵时间72-96h,发酵温度28-30℃,得到发酵液;

其中所述发酵培养基按以下方法制得:玉米淀粉30.0-40.0克、葡萄糖10.0-20.0克、棉 籽蛋白粉15.0-30.0克、酵母粉10.0-20.0克、硫酸铵2.0-3.0克、玉米浆3.0-5.0克、磷酸二 氢钾1.0-1.5克、氯化钠2.0-3.0克、七水硫酸镁1.0-2.0克,加水定容至1000mL,pH6.5-7.0, 121℃灭菌30min。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其中有机氮源中棉籽蛋白粉和酵母粉添加比例为3:2。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其中步骤b中发酵15-25小时之间添加经过灭菌后的超 顺磁性微球,继续发酵,总发酵时间72-96h。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制药集团新药研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华北制药集团新药研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79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