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鱼鳞病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98020.6 | 申请日: | 2016-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3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丁常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常燕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9 | 分类号: | A61K36/8969;A61P17/00;A61K35/583;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3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鱼鳞病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药配制品,尤其是一种治疗鱼鳞病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鱼鳞病是一组遗传性角化障碍性皮肤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伴有鱼鳞状脱屑。本病多在儿童时发病,主要表现为四肢伸侧或躯干部皮肤干燥、粗糙,伴有菱形或多角形鳞屑,外观如鱼鳞状或蛇皮状。其寒冷干燥季节加重,温暖潮湿季节缓解,易复发。鱼鳞病虽然对人体健康没有直接的危害,但会引起身体不适和严重影响美观,给患者造成极大的身心痛苦。目前,临床上治疗鱼鳞病无根治方法,只能缓解症状,增加角质层含水量和促进正常角化。其全身治疗,可试用维生素A、13-顺维甲酸、银屑灵或氨甲蝶呤;局部可用增加角质层含水量,去除过度角化的物质,如鳞康等;有感染可外用抗菌素软膏。
祖国医学认为,鱼鳞病多因肝肾阴虚,脾胃衰弱,荣血不足,血虚生风,风盛则燥,肌肤失去濡养而成。
根据中医理论,针对鱼鳞病的发病机理,采用滋肾养肝、益脾和胃、益气摄血、祛风通络的治法,进行辩证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临床治疗鱼鳞病只能缓解症状而无法根治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配制简便、成本低、疗效显著、无副作用的治疗鱼鳞病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鱼鳞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威灵仙10-30份、蛇床子5-25份、夜交藤5-25份、蕲蛇5-20份、忍冬藤5-25份、侧柏叶5-25份、桃仁5-20份、响铃草5-25份、红参5-25份、蜂房5-20份、半枝莲5-25份、红花5-25份、熟地5-20份、茯苓5-25份、陈皮5-25份、地骨皮5-20份、麦冬5-25份、板蓝根5-25份、防风5-25份、玉竹5-25份、败酱草5-25份、甘草5-15份。
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鱼鳞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威灵仙20份、蛇床子15份、夜交藤15份、蕲蛇10份、忍冬藤15份、侧柏叶15份、桃仁10份、响铃草15份、红参15份、蜂房10份、半枝莲15份、红花15份、熟地10份、茯苓15份、陈皮15份、地骨皮10份、麦冬15份、板蓝根15份、防风15份、玉竹15份、败酱草15份、甘草10份。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药物组方。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威灵仙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消痰水、散癖积的功效;蛇床子具有温肾壮阳、祛风散寒、燥湿杀虫的功效;夜交藤具有养心安神、祛风通络的功效;蕲蛇具有祛风通络、止痉的功效;忍冬藤具有清热解毒、疏风通络的功效;侧柏叶具有凉血止血、止咳祛痰、祛风湿、散肿毒的功效;桃仁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的功效;响铃草具有滋肾养肝、止咳平喘、利湿解毒的功效;红参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的功效;蜂房具有祛风功毒、杀虫止痛的功效;半枝莲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红花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功效;熟地具有补血养阴、填精益髓的功效;茯苓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陈皮具有理气健脾、调中利水、燥湿化痰的功效;地骨皮具有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的功效;麦冬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利咽的功效;防风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定搐的功效;玉竹具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的功效;败酱草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的功效;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调和诸药的功效。本发明精选药物组方,其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互佐助,共奏滋肾养肝、益脾和胃、益气摄血、祛风通络的功效,对鱼鳞病的治疗达到标本兼治。
本发明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本发明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有效率达96.4%,治愈率60.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鱼鳞病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威灵仙20g、蛇床子15g、夜交藤15g、蕲蛇10g、忍冬藤15g、侧柏叶15g、桃仁10g、响铃草15g、红参15g、蜂房10g、半枝莲15g、红花15g、熟地10g、茯苓15g、陈皮15g、地骨皮10g、麦冬15g、板蓝根15g、防风15g、玉竹15g、败酱草15g、甘草10g。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常燕,未经丁常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80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糖尿病足的中药熏洗剂
- 下一篇:一种树脂镜片自动注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