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光二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98089.9 | 申请日: | 2016-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42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蓝永凌;张家宏;林兓兓;黄文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三安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12 | 分类号: | H01L33/12;H01L3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光二极管 | ||
1.一种发光二极管,依次包括N型层、量子阱层、P型层,其特征在于:于所述量子阱层一侧或者两侧插入一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包括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所述缓冲层为含In氮化物,所述第一缓冲层的In组份为15%~25%,所述第二缓冲层的In组份为14%~35%,调节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中In组份浓度,使所述第一缓冲层的晶格常数与所述第二缓冲层的晶格常数相同,缓冲层内无极化效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层的材料为InaGa1-aN,所述第二缓冲层的材料为InbAl1-bN,其中a>0、b>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与所述量子阱层的晶格常数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的晶格常数为3.20~3.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位于量子阱层与P型层之间,其带隙能级大于所量子阱层的带隙能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位于量子阱层与P型层之间,在所述缓冲层与P型层之间还设有电子阻挡层,所述缓冲层与所述电子阻挡层构成双阻挡层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位于量子阱层与P型层之间,作为电子-空穴有效复合辐射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位于量子阱层与P型层之间,其中第二缓冲层的厚度大于所述量子阱层之垒层的厚度,以减小电子的迁移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位于量子阱层与N型层之间,第一缓冲层为未掺杂层,第二缓冲层的N型掺杂,增加电子的横向扩展能力。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为第一缓冲层与第二缓冲层交替堆叠的周期性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三安光电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三安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808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