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七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前列腺炎药物方面的新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98224.X | 申请日: | 2016-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3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谭喜梅;林艳英;邓裕彦;黄源春;郑志远;杨北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258 | 分类号: | A61K36/258;A61P13/08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周晟 |
地址: | 543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七 制备 治疗 预防 前列腺炎 药物 方面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七及其提取物的新用途,特别是三七总皂苷的新用途,即在制备治疗和/或 预防前列腺炎药物方面的新用途
背景技术
前列腺炎综合征(ProstatitisSysndrome,PS)是举世公认的医疗顽疾,有“不是癌症的不 治之症”之称。PS是男性泌尿系统的常见病,主要以中老年男性为主,且呈上升和年轻化趋 势,已成为威胁男性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前列腺疾病主要为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临 床上表现为尿痛、排尿不适、排尿障碍、性功能减退等。临床上将前列腺炎分为4类:①急 性细菌性前列腺炎(ABP);②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BP);③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 ④前列腺痛(PD)。其中,ABP+CBP约占5%,CNP占64%,PD占31%。可见,慢性非细菌 性前列腺炎占了PS病例的大部分。
引起前列腺炎的病因多种多样,不同的前列腺炎类型其病因不一。前列腺炎的发生可能 与细菌平衡的机制有关,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发病中感染因素占主导地位,在非细菌性前列腺 和前列腺痛的发病中,感染因素可能是一诱发或初始作用因素,而非感染性因素可能占主导 作用。
临床上绝大多数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通过西医治疗能够使临床症状得到控 制,解决了尿痛、尿路梗阻等问题,延缓病情发展,但治疗周期较长,且如果没有适当控制 炎症,可能加重原有的炎症,使临床症状加重。
三七为五加科植物Parmxnotoginseng(Burk.)F.H.Chen的干燥根和根茎。味甘、微苦,性 温,归肝、胃经。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可调和阴阳之气,治其本。三七以行气 止痛为主,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一方面调和阴阳,另一方面可增强免疫力,提高吞噬细胞 的吞噬作用,有助于控制炎症,以达到更加全面的治疗效果。
三七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皂苷类、黄酮类、挥发油、糖类等,而皂苷类成分是三七的主 要有效成分。三七皂苷类可分为人参皂苷(Ginsenoside)Rg、Rh、Ro3种类型,包括人参皂苷 Rg1、Rg2、Rg3、Rb1、Rb2、Rb3、Rc、Rd、Re、Rh、F2、三七皂苷R1、R2、R3、R6、Fa、 Fc、Fe、R4等。现代许多研究表明,三七总皂苷具有抗肿瘤、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降 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抗脑缺血,抗衰老、抗氧化等药理作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心脑 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如脑梗死、脑出血、冠心病、高血 压、慢性呼吸衰竭,急、慢性肾炎、肝纤维化、糖尿病肾病等。
三七总皂苷中人参皂苷Rg3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药理研究证明其具有多种抗癌活性,能 有效抑制肺癌、肝癌、胃癌、前列腺癌、卵巢癌、乳腺癌以及子宫癌等癌症相关细胞生长。
目前未检索到相关三七、三七提取物或三七总皂苷可用于治疗前列腺炎的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三七在治疗和/或预防前列腺炎药物方面的新用途;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三七提取物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前列腺炎药物方面的新用途;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三七总皂苷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前列腺炎药物方面的新用途;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人参皂苷Rg3含量不低于25%的三七总皂苷在制备治疗和/或预 防前列腺炎药物方面的新用途;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三七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三七总皂苷中人参皂苷Rg3含量不低于25%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列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原料来源:
三七为五加科植物Parmxnotoginseng(Burk.)F.H.Chen的干燥根和根茎。秋季花开前 采挖,洗净,分开主根、支根及根茎,干燥。支根习称“筋条”,根茎习称“剪口”。【性 味与归经】甘、微苦,温。归肝、胃经。【功能与主治】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咯血, 吐血,鯉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打肿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82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