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强结构抗震性能的摩擦型装配式砌块及填充墙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99288.1 | 申请日: | 2016-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67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林坤;刘红军;李祚华;彭东学;黄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主分类号: | E04C1/00 | 分类号: | E04C1/00;E04B2/18;E04B2/20;E04B1/9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孙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结构 抗震 性能 摩擦 装配式 砌块 填充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强结构抗震性能的摩擦型装配式砌块及填充墙,所述增强结构抗震性能的摩擦型装配式砌块包括砌块本体,所述砌块本体的上表面上设有凸块,所述砌块本体的下表面向内部设有凹槽,所述上表面与下表面相对,所述凹槽的深度不小于所述凸块的高度,所述凹槽的宽度不小于所述凸块的宽度;所述凸块设有至少两个通孔,所述通孔从凸块经过砌块本体的内部贯穿到凹槽的底部。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材料简单,制作方便,砌筑时无需砂浆;便于施工,施工方法简单,可以自定义安装;增加主体结构的抗震与减震能力,起到很好的吸能减震的效果,利于产业化建筑的普及,及保证建筑抗震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消能减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强结构抗震性能的摩擦型装配式砌块及填充墙。
背景技术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之一,产业化节能建筑是推动建筑业向前发展、节约能源资源、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国和全球地震多发,而我国的高层建筑所占比例很大,我国的建筑由于采用与主体结构相连接,影响了主体结构的局部刚度,不利于增强结构抗震。而现有适应建筑结构变形的墙体太过复杂,造价高,且不利于产业化建筑的普及保证建筑抗震安全。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结构抗震性能的摩擦型装配式砌块及填充墙,材料简单,制作方便,便于施工,完全可以自定义安装,增加了主体结构的抗震与减震能力,起到很好的吸能减震的效果。
对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增强结构抗震性能的摩擦型装配式砌块,包括砌块本体,所述砌块本体的上表面上设有凸块,所述砌块本体的下表面向内部设有凹槽,所述上表面与下表面相对,所述凹槽的深度不小于所述凸块的高度,所述凹槽的宽度不小于所述凸块的宽度;所述凸块设有至少两个通孔,所述通孔从凸块经过砌块本体的内部贯穿到凹槽的底部。
采用所述增强结构抗震性能的摩擦型装配式砌块进行墙体的砌筑时,只需要砌块之间层层错缝搭接,上层砌块的凹槽与下层砌块的凸块卡接配合,可很方便的砌成墙体,在砌墙时,用砌块连接件贯穿入上、下层砌块的通孔,当地震发生时,相邻层在水平方向运动产生摩擦从而达到减振的作用,形成类似调频质量阻尼器(TMD)能在一定程度上衰减地震反应,从而达到吸能减震的作用。采用此技术方案,材料简单,制作方便,砌块在进行砌筑时无需砂浆,施工方便。
优选的,所述凸块位于所述上表面的中部,所述凹槽位于所述下表面的中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块长度方向的中轴线、凹槽长度方向的中轴线与所述砌块本体长度方向的中轴线在一个平面内。采用此技术方案,所述砌块本体为一个对称体,这种便于砌成规整的墙体,且没有方向性,施工更加方便,大大降低了难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表面的长度为L,所述凸块的长度与所述上表面的长度相同,所述凸块的高度为1/4~1/3L,所述凸块的宽度为1/5~1/3L。采用此技术方案,将其砌筑成墙体时,结构更加稳定,起到更好的抗震与减震能力。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孔为方形孔。采用此技术方案,便于施工,且适合于很多种形状的砌块连接件,且与圆柱形的砌块连接件配合后孔内还有多余空间,便于砌块连接件的变形和移动,当地震发生时,便于相邻层在水平方向运动,产生摩擦,从而达到减振的作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孔为2个,所述2个通孔沿长度方向排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孔为方形孔或圆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增强结构抗震性能的摩擦型装配式砌块为加气混凝土砌块。采用此技术方案,材料简单,制作方便,且大大降低了重量,更加方便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92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