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灯具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99441.0 | 申请日: | 2016-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0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冬长;刘小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冬长;刘小艳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31 | 代理人: | 成伟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灯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饰照明灯具,特别是一种智能灯具。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装饰照明灯具,如果要实现灯光的明暗或者闪烁跳 跃控制,除了本身需要的两根电源线外,就必须设有专门的信号控制 线,用信号控制线与两根电源线同时连接到每一个灯体上,再由控制 器进行发光模式的控制,这样,整个装饰灯就是三根导线电连接,为 了实现更多的发光功能,有的甚至要做成四根或者五根导线电连接, 相关的,往往就需要将灯具做成三根、四根或者五根导电灯脚,这样, 造成灯具的制造成本高,工艺复杂;而且,由于灯具具有三根、四根 或者五根导电灯脚,所以该类灯具通常只能是与相应的导线相连接后 再用塑胶材料将连接处注塑成为一个整体,以保证电连接的稳固和可 靠性,因此,该连接处就变成了固定的不可拆的连接,当某个灯具坏 了以后,就不能更换,这样一来,要进行维修将非常麻烦,因为要破 坏连接处的灯座才行,不方便维修。
另外,传统的装饰灯具的明暗或者闪烁跳跃控制,基本是通过线 路切换来实现的,其功能和效果都非常机械化,或者说简陋、拙劣、 缺少,因为其电路布局本身就是模拟电路,所以不能达到灵活多变、 发光方式任意选择和调控的效果。因此,需要对现有的装饰照明灯具 进行重新设计和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成 本更低、工艺更简单、可以更换、更方便维修、发光方式可以任意选 择和调控、发光效果更灵活多变的智能灯具。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灯具,包 括至少一个电发光元件,所述电发光元件与一电频信号解码器串联连 接,所述电频信号解码器与所述灯具的两个灯脚电极一、二电连接。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电发光元件设置在一泡壳内,所述电频信号 解码器设置在所述泡壳的尾部灯座内,所述灯座为卡口式灯座或者螺 口式灯座,所述灯座与所述两个灯脚电极一、二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发光元件为钨丝灯泡或者LED发光体或者OLED 发光体。
优选的,所述电发光元件为两个或者三个,所述电发光元件之间 并联或者串联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发光元件为四个以上,所述电发光元件之间并联 或者串联或者串联与并联相结合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LED发光体为RGB三基色LED发光体。
优选的,所述LED发光体包括各自独立的红、绿、蓝三种不同 颜色的LED发光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所述电发光元件与一电频信号解码器 串联连接,所述电频信号解码器与所述灯具的两个灯脚电极一、二电 连接,所述电频信号解码器可以将直接加载于电源线上的控制信号进 行解码,且解码后直接控制电发光元件的发光方式,因此,本发明的 灯具只需要两个导电灯脚,外连接两根电源线就可以了,其功能就可 以实现发光方式任意选择和调控,发光效果更灵活多变;而且,由于 仅需两个导电灯脚,因此,所述灯座可以做成卡口式灯座或者螺口式 灯座,这样,连接安装非常方便,而且可以更换,更方便维修;而且 制造成本更低,制造工艺更简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四种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五种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六种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七种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八种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卡口式灯座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螺口式灯座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冬长;刘小艳,未经陈冬长;刘小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94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方向性电子元件的插件机
- 下一篇: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及其功因矫正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