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承多工位同步加工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99817.8 | 申请日: | 2016-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9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波;姚燕超;陈书龙;喻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宁国顺昌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4 | 分类号: | B23P23/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程笃庆;黄乐瑜 |
地址: | 242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多工位 同步 加工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轴承多工位同步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外球面球轴承是深沟球轴承的一种,具有轴承内圈、轴承外圈,以及轴承 内圈和轴承外圈之间的滚动体,外球面球轴承具有可调心、使用方便、装卸简 单的优点,外球面球轴承的使用环境一般比较恶劣,轴的振动大、轴承座同心 度不高,为防止轴承与轴之间松脱,有些外球面球轴承上带有顶丝。这种轴承 是在轴承内圈上加工有顶丝孔即螺孔,其特点就是与轴配合时是用顶丝来顶在 轴上,从而起到固定作用。这种轴承内圈螺孔的加工,目前是采用两台钻床分 别加工,加工完螺孔后,再进行攻丝工序,又需要另外的一至两台设备,每加 工一个螺纹底孔或螺孔都要装夹一次工件,而且还要将工件在各台设备之间流 转,加工完螺孔后还需要对螺孔出刀端的毛刺进行人工锉削去除,工人劳动强 度大,加工效率低,需要较多的人员数量和人工工时,加工费用高。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轴承多工位同步加工 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轴承多工位同步加工设备,包括:转动盘、工件固定盘、 钻孔装置、攻丝装置、轴面打磨装置、端面打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 动装置和第三驱动装置,其中:
工件固定盘上设有用于将工件竖直固定的工件固定机构,工件固定盘设有 多个,各工件固定盘均安装在转动盘上,且各工件固定盘在转动盘上绕转动盘 的轴心线环形均匀布置;
转动盘的外周设有绕转动盘环形依次布置的钻孔工位、攻丝工位、轴面打 磨工位和端面打磨工位;
第一驱动装置与转动盘连接用于驱动转动盘由钻孔工位方向依次向攻丝工 位、轴面打磨工位和端面打磨工位方向进行转动;
钻孔工位处设有第一安装座,钻孔装置安装在第一安装座上用于对固定在 固件固定盘上的工件进行钻孔;
攻丝工位处设有第二安装座,攻丝装置安装在第二安装座上用于对固定在 工件固定盘上的工件进行攻丝;
轴面打磨工位处设有第一立柱,第一立柱靠近转动盘的一侧设有第一悬臂, 第一悬臂位于转动盘的上方并与第二驱动装置连接;
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一悬臂在立柱上并沿着立柱的高度方向进行升 降;
轴面打磨装置安装在第一悬臂上,且位于第一悬臂和转动盘之间用于对固 定在工件固定盘上的工件的内轴面进行打磨,轴面打磨装置包括打磨辊和第一 动力机构,打磨辊的外径与工件的内径适配,且在打磨状态下,打磨辊的一端 伸入工件内部,且打磨辊的外壁与工件的内壁接触;第一动力机构与打磨辊连 接用于驱动打磨辊进行旋转;
端面打磨工位处设有第二立柱,第二立柱靠近转动盘的一侧设有第二悬臂, 第二悬臂位于转动盘的上方并与第三驱动装置连接;
第三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二悬臂在立柱上并沿着立柱的高度方向进行升 降;
端面打磨装置安装在第二悬臂上,且位于第二悬臂和转动盘之间用于对固 定在工件固定盘上的工件的端面进行打磨,端面打磨装置包括打磨头和第二动 力机构,打磨头的外径与工件的外径适配,且在打磨状态下,打磨头对工件的 端面覆盖;第二动力机构与打磨头连接用于驱动打磨头进行旋转。
优选地,转动盘远离工件固定盘的一侧设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通过与其 啮合的第二齿轮与第一驱动装置连接并由第一驱动装置驱动进行转动。
优选地,第一齿轮与转动盘一体成型。
优选地,还包括基座,基座上设有定心柱,转动盘可转动的安装在定心柱 上。
优选地,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均固定在基座上。
优选地,定心柱上且位于转动盘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与转动盘同心布置的拨 盘,拨盘的外径小于转动盘的外径,拨盘的外边缘设有啮合部,啮合部由多个 沿固定盘外边缘均布的第一齿组成。
优选地,工件固定盘通过转轴安装在转动盘上,工件固定盘的外边缘均布 有多个与第一齿适配的第二齿,且当各工件固定盘中任意一个工件固定盘转至 啮合部时,该工件固定盘上的第二齿与啮合部中的第一齿啮合。
优选地,基座上且位于转动盘的外周设有第一止动装置,第一止动装置位 于钻孔工位的一侧用于对靠近钻孔磨工位处的转轴进行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宁国顺昌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宁国顺昌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98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的旋转工作台
- 下一篇:变压器铝带分切去毛机及其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