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扁头套R根的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99819.7 | 申请日: | 2016-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3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高阳;贾天喜;史宇峰;张海峰;于杰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实业集团冶金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1/02 | 分类号: | B23K31/02;B23P6/00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3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头套 修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扁头套R根的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扁头套作为连接轧辊与主传动轴的关键部件,用于将电动机的运动和力矩传递给轧 辊。由于轧机主传动系统工作时启动频繁和反复,尖峰、冲击等现象突出,这些外界干扰 因素造成的不稳定运转严重影响扁头套的使用寿命。特别是扁头套各R根处,经常会因各 种应力的作用而产生疲劳裂纹,严重影响了扁头套的使用安全和寿命周期。常规的处理办 法为直接进行机械加工,将裂纹加工干净,然后继续使用,这样修复几个周期后扁头就报 废了。另一种方法是采用手动电弧焊进行修复,由于扁头套材质为30CrNiMo8,碳当量高、 焊接性差,受焊接材料选择及工艺控制等方面的影响,焊接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申请号为200710094191.2的专利文件公开了“扁头套堆焊修复方法”。该方法主要是 针对扁头套内腔体的裂纹进行修复。主要解决传统扁头套修复方法存在的内壁磨损量无法 有效控制,扁头套拆装困难等技术问题。在实际生产中,扁头套的内壁并不是主要的受力 区域,因此微小的裂纹也不会对正常的生产造成影响。如果产生了大的裂纹,可以采用该 方法进行修复,但该方法不能保证焊后修复区域的受力强度。而扁头套R根是扁头套的主 要受力区,因此不能采用该方法进行扁头套R根疲劳裂纹的修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扁头套R根的修复方法,通过焊接材料的选择、焊接工艺的 优化、焊接保温装置的设计,成功实现扁头套R根的焊接修复,延长扁头套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扁头套R根的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着色探伤、磁粉探伤及超声波探伤对扁头套R根进行探伤检查,去除扁头套R 根处的疲劳层,将裂纹完全清除干净;
2)选择A402、Φ3.2mm不锈钢焊条作为堆焊的打底层焊接材料;选用J857CrNi、Φ 4.0mm焊条作为堆焊的填充层及盖面层的焊接材料;
3)焊前预热:100℃/h的速度升温至350℃,保温3h;
4)焊接过程中要对扁头套进行保温、控温,采用履带式加热器将焊件包裹起来,预 留出焊接位置,整个焊接过程保证焊件温度在300-350℃之间;
5)焊后进行热处理:以100℃/h的速度升温至600℃,保温5h,然后以低于50℃/h 的速度降至室温;
6)采用角磨机按照R根弧形进行磨削处理。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一种扁头套R根的修复方法,通过焊接材料的选择、焊接工艺的优化、焊接保温装置 的设计,成功实现扁头套R根的焊接修复,延长扁头套的使用寿命。保证精轧生产线的正 常运行。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扁头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扁头套R根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
一种扁头套R根的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着色探伤、磁粉探伤及超声波探伤对扁头套R根进行探伤检查,选择出满足 焊接修复要求的扁头套,去除R根处的疲劳层,将裂纹完全清除干净。
有些裂纹可以修复,有些裂纹已经无法修复或者修复后也无法满足生产要求了。故需 要先对扁头套R根进行探伤,对具有修复价值的扁头套继续采取修复措施。
2)通过对扁头套材质的分析,确定其焊接性及材料选择。考虑到扁头套材质为 30CrNiMo8,碳当量高、焊接困难,选择A402、Φ3.2mm不锈钢焊条作为堆焊的打底层焊 接材料;根据材质特点及强度要求选择焊接材料,选用J857CrNi、Φ4.0mm焊条作为堆焊 的填充层及盖面层的焊接材料。
3)焊前预热:以100℃/h的速度升温至350℃,保温3h。
4)焊接过程中要对扁头套进行保温、控温,巧妙的利用履带式加热器作为焊接保温 装置,将焊件包裹起来,并预留出焊接位置,通过履带式加热器将整个焊接过程的温度控 制在300-350℃之间。
5)为了消除热应力,焊后进行热处理:以100℃/h的速度升温至600℃,保温5h,然 后以低于50℃/h的速度降至室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实业集团冶金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鞍钢实业集团冶金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98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在小球上加工圆柱面的工艺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激光头的快速更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