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声转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99864.2 | 申请日: | 2016-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053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曾世雄;吴名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属开曼群岛商智动全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7/00 | 分类号: | H04R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马雯雯;臧建明 |
地址: | 英属开曼群岛大开曼KY1-1*** | 国省代码: | 开曼群岛;KY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声 转换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声转换器,包括基座、多个振动部及连接部。各振动部包括压电转换层且具有相对的第一连接端及第二连接端,这些第一连接端连接于基座。连接部分离于基座且连接这些第二连接端。这些压电转换层适于接收电信号而变形,以带动这些振动部振动而产生对应的声波。这些振动部适于接收声波而振动,以带动这些压电转换层变形而产生对应的电信号。本发明提供的电声转换器具有良好的电声转换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声转换器,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压电式的电声转换器。
背景技术
电声转换器(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可应用于麦克风(microphone)等声音输入装置,且可应用于扬声器(speaker)等声音输出装置。以压电式的电声转换器而言,施加电信号于压电材料的上下电极而利用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使其变形,并藉以带动对应的振动膜振动而产生对应的声波。反之,亦可施加声波于振动膜而使对应的压电材料振动变形,以利用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而产生对应的电信号。
消费性电子产品,如智能手机(smart phone)、笔记本电脑(notebook computer)、平板电脑(tablet PC)等,一般皆配备麦克风及扬声器,而在消费者追求高品质及多功能化的消费性电子产品的趋势下,为了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产业界皆希望应用先进技术来开发及制造应用于麦克风及扬声器的电声转换器。因此,如何有效提升声音输入/输出装置的电声转换品质为电声转换器研发领域的重要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声转换器,具有良好的电声转换品质。
本发明的电声转换器包括基座、多个振动部及连接部。各振动部包括压电转换层且具有相对的第一连接端及第二连接端,这些第一连接端连接于基座。连接部分离于基座且连接这些第二连接端。这些压电转换层适于接收电信号而变形,以带动这些振动部振动而产生对应的声波。这些振动部适于接收声波而振动,以带动这些压电转换层变形而产生对应的电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基座具有开口,这些振动部及连接部位于开口内,这些第一连接端连接于开口的内缘。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这些振动部围绕连接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振动部还包括承载层,压电转换层配置于承载层上,压电转换层适于相对于承载层变形以带动振动部振动,且振动部适于振动以带动压电转换层相对于承载层变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承载层的材质为非压电材料。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压电转换层包括上电极层、压电材料层及下电极层,压电材料层配置于上电极层与下电极层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上电极层包括第一电极区及第二电极区,第一电极区及第二电极区彼此分离,第一电极区对位于第一连接端,第二电极区对位于第二连接端及连接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电极区适于接收或输出电信号,第二电极区适于接收或输出另一电信号,两电信号的相位相反。
基于上述,在本发明的电声转换器中,各振动部除了藉其第一连接端而连接于基座,还藉其第二连接端及连接部而连接于其他振动部。亦即,各振动部的第一连接端及第二连接端皆非自由端,当接收声波或电信号制动时可使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产生反向应力。藉此,可在第一连接端及第二连接端分别输入相位相反的电信号至压电转换层,使压电转换层在第一连接端及第二连接端分别产生应变来带动振动部振动,而以差分的电信号方式进行输入于电声转换器,从而提升声波输出的强度及准确度。此外,当振动部接收声波而带动压电转换层变形时,压电转换层在第一连接端及第二连接端会分别产生应变及相位相反的电信号,而以差分的电信号方式进行输出,从而提升电信号输出的强度及准确度。如此一来,可使电声转换器具有良好的电声转换品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属开曼群岛商智动全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属开曼群岛商智动全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98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稻田水位精量控制装置
- 下一篇:传感式补给灌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