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易于佩戴的穿戴式智能手环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00293.X | 申请日: | 2016-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51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洋;蒋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科创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4C5/00 | 分类号: | A44C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杨保刚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易于 佩戴 穿戴 智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穿戴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智能手环。
背景技术
智能手环是一种近两年流行起来的穿戴式智能设备,通过这款手环,用户可以记 录日常生活中的锻炼、睡眠、部分还有饮食等实时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与手机、平板、ipod touch同步,起到通过数据指导健康生活的作用。
智能手环的主要结构部件包括用于佩戴的表带和集成智能功能的手环主体,为提 高佩戴舒适性,表带通常由具有软质的医用橡胶制成,为与手环主体装配为一体的一个条 形带或两段条形带,佩戴时表带两端连接为一体,使表带整体呈环形。现有的智能手环其大 多数均采用卡扣式固定方式,表带两端连接通常采用卡扣连接,即在表带一端部设置凸起 卡扣,另一端部设置有多个卡孔,佩戴时卡扣嵌入其中一个卡孔内实现连接。然而采用卡扣 连接时,用户在佩戴和取下智能手环时需要用卡扣对准其中一个卡孔,且施加较大力使卡 扣嵌入卡孔内,操作方便性欠佳,尤其是佩戴和取下智能手环为单手操作,操作更为不便。
为此,申请号为201520715092.1的发明专利就公开了一种可随意调整表带长度且 方便穿戴的智能手环,该智能手环包括表盘、第一表带、第二表带、卡扣锁母头、开锁顶针、 开锁顶针孔、卡扣凸起、第一开槽、磁铁档块、第一卡带器、第一活动咬合齿、第一卡带器、卡 扣锁公头、第二开槽、第二卡带器、第二活动咬合齿、卡扣锁针、卡扣锁针弹片、第二转轴、挡 块。
此外,申请号为201520452003.9的发明专利还公开了一种采用磁性连接的易于佩 戴的智能手环,其包括手环主体和装在手环主体两侧的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第一固定 带自由端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均布的磁性凸起,第二固定带自由端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与磁性 凸起相对应的凹槽,凹槽内装有能够与磁性凸起吸合在一起的金属片。
发明内容
上述两篇文献虽能实现无需在表带上打孔自由调节手环松紧,且通过磁性连接的 方式使得智能手环的佩戴更加方便。但是,该可随意调整表带长度且方便穿戴的智能手环 通过卡扣锁母头、卡扣锁公头进行卡扣连接,该种连接方式虽无需在表带上进行打孔,但是 卡扣锁母头、卡扣锁公头的结构复杂,加工、装配的成本较高,卡接方式繁杂,且不易调整手 环的佩戴松紧度;该采用磁性连接的易于佩戴的智能手环虽通过磁性连接的方式实现手环 的佩戴方便,但是采用磁性连接使得手环的佩戴稳定性较低,易脱落,且不易调整手环的佩 戴松紧度。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方便、快捷地调节 佩戴松紧度的易于佩戴的穿戴式智能手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易于佩戴的穿戴式智能手环,包括环状本体,所述环状本体的内壁上开设有环形 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置有环状松紧调整带,所述环状松紧调整带的移动端的外表面上 设置有外连接胶带,所述外连接胶带粘接于环形凹槽的内壁上,所述环状松紧调整带的固 定端的内表面上设置有用于粘接于手腕上的内连接胶带。
其中,所述环状松紧调整带的固定端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卡接凸起,所述环状松紧 调整带的移动端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与卡接凸起相适配的卡接凹槽。
其中,所述卡接凸起和卡接凹槽至少设置两组,且多组卡接凸起和卡接凹槽均沿 环状松紧调整带的长度方向均布。
其中,所述环状松紧调整带的固定端的端面与环状松紧调整带的移动端的端面均 为斜端面,且该斜端面与环状松紧调整带的径向的夹角α为60°至75°。
其中,所述环状松紧调整带的固定端的端面与环状松紧调整带的移动端的端面平 行。
其中,所述外连接胶带和内连接胶带均包括基材层,所述基材层的外表面与环状 松紧调整带通过外胶层粘接,所述基材层的内表面上设置有粘接于手腕或环形凹槽的内壁 上的内胶层。
其中,所述内连接胶带的基材层的内表面上开设有若干圆孔。
其中,所述内连接胶带中外胶层的粘接力小于内胶层的粘接力。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科创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科创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02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钢纵切分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自加热的绕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