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化学防除水葫芦和大薸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100796.7 申请日: 2016-02-24
公开(公告)号: CN105746491B 公开(公告)日: 2018-12-07
发明(设计)人: 陈兆杰;李雪生;谭辉华;曾东强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大学
主分类号: A01M99/00 分类号: A01M99/00;A01N41/10;A01N25/04;A01P13/02
代理公司: 广西南宁公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5104 代理人: 王素娥
地址: 530004 广西壮族***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化学 水葫芦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化学防除水葫芦和大薸的方法,通过步骤一预处理、步骤二施药和步骤三对照试验完成。本发明益效:硝磺草酮除了能有效的防治田间阔叶类杂草的同时,还能快速有效的防治水葫芦和大薸这两种恶性水生杂草,且该药的本体与代谢物均属于低毒物质,水中降解迅速,不影响水生生物的活动和饮水安全,达到了安全,高效,省时省力的防治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雨久花科和天南星科水生杂草防除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化学防除水葫芦和大薸的方法。

背景技术

凤眼莲又名水葫芦、凤眼蓝,多年生草本植物,浮水或生于泥沼中,其繁殖速度快,植株数量可在5d内增加1倍,8个月就能繁衍成60万株的群体,1株花序可产生300粒种子,种子沉积水下可存活5~20年,该草已在我国南方17个省市自治区泛滥成灾,是目前世界上危害最严重的多年生水生杂草之一。

大薸又名大萍、大叶莲、芙蓉莲、水浮莲、肥猪菜、水白菜,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在28℃左右时繁殖速度最快,植株数量可在2~3d内增加1倍,1株花序在1个月内可繁殖近10万株,近年来在广西柳州,广东广州灾害较为严重。由于水浮莲的繁殖能力极强,在适宜的环境中,水浮莲就会侵占其它生物的领地,甚至成为其它物种的杀手。因此,水浮莲已被称作是“绿色污染元凶”,在我国100种最危险入侵物种的名单中也“榜上有名”。

除草剂依其组成、对植物的杀草作用不同可分为:非选择性除草剂,如百草枯和草甘膦等;选择性除草剂,如2,4-滴,2甲四氯钠等;选择性除草剂又可以分为防除阔叶类除草剂,如甲磺隆,苄嘧磺隆,吡嘧磺隆等;防除禾本科杂除草剂,如吡氟禾草灵,噻唑禾草灵,喹禾灵等;防除单子叶杂草除草剂,如西玛津,灭草松,氟乐灵等。

硝磺草酮,又名米斯通、甲基磺草酮。硝磺草酮是对羟基苯基酮酸酯双氧化酶抑制剂,可被植物的根和茎叶吸收,通过抑制羟基苯基酮酸酯双氧化酶额合成,导致酪氨酸的积累,使质体醌和生育酚的生物合成受阻,进而影响到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抑制光合作用,杂草茎叶白化后死亡。对于一些耐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杂草,如萤蔺、雨久花类杂草可以在7-10天内生效,阔叶类杂草的防除效果要优于禾本科杂草。硝磺草酮在土壤中被微生物迅速降解,所以硝磺草酮及其代谢物不会污染地下水和饮用水。

现有的水葫芦和大薸防除技术:目前尚没见同时针对水葫芦和大薸的安全除草剂的应用,这两种水生杂草的防治方法主要是人工打捞,耗时耗资;化学防治手段主要以使用草甘膦的系列制剂防除,但长期使用抗性逐渐增加,且对水生生物尤其溞类影响较大。随着长期的使用,积累在江河和地下水水体中的量不断增大,农民取水浇灌的时候,微量的灭生性的草甘膦会对很多非靶标植物造成毒害,同时发现一定量的草甘膦会使人体产生细胞毒性和基因毒性,代谢物中含有比草甘膦本体更大的毒性,对水质污染和饮水安全影响较大。

同时防除水葫芦和大薸的方案:大薸因近年来才全国疯长,国内对防除大薸的研究和相应的除草剂应用很少,同时防除水葫芦和大薸的除草剂的应用更是未见报导。但针对防除水葫芦单一水生杂草的除草剂的应用有所报导。见杂草科学期刊2004年第一期《防除水葫芦高效除草剂筛选试验》,陈若霞等通过对防除水葫芦的除草剂的筛选,比较18种除草剂的药效,发现水花生净1500倍液可有效控制水葫芦的发生,药后30d株死亡率超过90%,下沉率超过50%。药后40d死亡率超过97%,下沉率超过77%,并可兼治水花生。农达(41%草甘膦水剂)与草克星(10%吡磺嘧隆可湿粉)的药效虽略低于水花生净,但也能有效控制水葫芦的发生,特别是农达不但药后死亡率较高,腐烂下沉速度也较快,且对水环境安全性较好。杂草科学期刊2008年第四期《防除水葫芦除草剂的筛选》,蔡英杰等经过对防除水葫芦的除草剂筛选,发现克无踪(双吡啶盐类)表现速效,喷药后8d死亡率就达99%以上,飞达(30%草甘膦可溶性粉剂)防除水葫芦的效果较缓慢,但在药后16d叶枯萎率及株死亡率均达100%;2,4-D钠盐、草革(40%莠.仲灵可湿性粉剂)和2甲4氯也均表现出良好的防效,防除水葫芦的效果介于克无踪和飞达之间;丁草胺和乙草胺的防除效果不明显,药后16d叶枯萎率仅分别为9.3%和27.3%,株死亡率分别为0.3%和11.7%。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07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