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室内建筑采暖炉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01685.8 | 申请日: | 2016-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43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罗志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华市秸和环保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B1/183 | 分类号: | F24B1/183;F24B1/19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金华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内 建筑 采暖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室内建筑采暖炉。
背景技术
采暖炉是我国民间用于室内取暖的常见装置。一般的采暖炉都是用煤作为燃料,在炉体内设置一段水管,该水管外接暖气片。使用时,先给水管中注水,然后在炉子内生火,通过火焰加热炉体内水管中的水,然后通过热水在管道和暖气片之内循环,达到在室内取暖的目的。
燃煤采暖炉经济又实惠,广泛应用于没有集中供暖条件的城乡接合部和广大的农村地区。目前的采暖炉包括炉壳,炉壳内设有炉膛,炉壳与炉膛之间设有水套,炉膛上下等径,水套也为上下等径的圆柱形水套,此种结构水套内的水换热效率不高、水升温慢,采暖成本较高。
目前,家用采暖炉大多是以煤、柴等为燃料,且大部分采暖炉的炉体为金属制成,由于炉体内的温度较高,在热传递后炉体外壁的温度也会很高,因此很容易出现不小心被烫伤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计简单、热能利用率高和工作效率高的室内建筑采暖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室内建筑采暖炉,包括有炉壁,所述炉壁顶部侧壁上设置有烟道,所述炉壁内部设置有燃烧室、水套和光线阻碍层,所述燃烧室呈锥台状设置,所述燃烧室与烟道连通,所述水套包裹着燃烧室和烟道,所述光线阻碍层包裹着水套,所述水套上连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水套上设置有延伸至燃烧室中部的加热管,所述炉壁和烟道外表面设置有隔热层,所述炉壁顶部设置有与燃烧室连通的炉口,所述炉壁底部设置有储灰室,所述储灰室与燃烧室之间设置有隔层,所述隔层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通孔,所述烟道内壁上设置有一块以上的折流板,所述隔热层由按重量份数配比的硅藻土30‐40份、脲醛树脂20‐28份、水泥22‐24份、氟蛋白12‐18份、白桦脂酸16‐18份、二氧化硅20‐22份、二氧化锆16‐18份、硅酸钠12‐14份、氟硅酸钠10‐12份、丙聚烯16‐20份、钛白粉24‐26份、硝酸钠16‐18份、磷酸氢二铝10‐16份、聚苯乙烯16‐18份和水20‐30份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水套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可以了解水套中水的温度,利于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口上设置有调节阀,利于调节进水速度。
进一步的,所述储灰室为抽屉式设置,方便清理储灰室。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有一个以上,提高了工作效率。
隔热层的制造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1)取硅藻土30‐40份送入粉碎罐中,采用物理的方法,通入高压气体、通过气流的作用,硅藻土在粉碎灌中进行撞击,进行粉碎,制成粉末,备用;
2)将步骤1)中硅藻土粉末送入负离子搅拌器中,负离子搅拌器中释放正离子,硅藻土释放负离子,通过正负离子之间的吸附作用,形成硅藻泥,备用;
3)取脲醛树脂20‐28份、水泥22‐24份和氟蛋白12‐18份送入搅拌中高速搅拌20‐30min,送入加热器中加热至80‐90℃,持续1‐2小时,备用;
4)将白桦脂酸16‐18份、二氧化硅20‐22份和二氧化锆16‐18份放入搅拌机中进行强力搅拌,搅拌均匀,再送入200‐300℃的干燥窑中干燥,持续20‐30min,备用;
5)取硅酸钠12‐14份、氟硅酸钠10‐12份、丙聚烯16‐20份、钛白粉24‐26份和水20‐30份,送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制作成半径为5‐8mm的生料球,备用;
6)取硝酸钠16‐18份、磷酸氢二铝10‐16份和聚苯乙烯16‐18份,送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备用;
7)将步骤2)、步骤3)、步骤4)、步骤5)和步骤6)中制得的原料送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送入加热器中,温度升至60‐80℃,持续20‐30min,再冷却至室温,即可制得室内建筑采暖炉的隔热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该室内建筑采暖炉设计简单,燃烧室为锥台状设置,使水套内上部的水能充分被外焰加热,水升温速度快,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热能利用率;炉体内设置隔热层可以有效控制炉体外壁的温度,防止发生被炉体外壁烫伤的事故,提高了安全性;在水套上设置有升至燃烧室中部的加热管,可以进一步提高热能利用效率和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室内建筑采暖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华市秸和环保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未经金华市秸和环保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16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纯茶油绿色储运装置
- 下一篇:滴液漏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