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应力装配式组合异形柱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01689.6 | 申请日: | 2016-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48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刘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3/32 | 分类号: | E04C3/32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9 | 代理人: | 徐激波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应力 装配式 组合 异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预应力装配式组合异形柱。
背景技术
地震中建筑倒塌是威胁人民生命安全和造成财产损失的主要原因,发挥预应力的技术优势,能有效减少建筑在地震中的损伤,所述预应力装配式组合异形柱在地震反复作用下,预应力锁和钢材充分耗能,抗弯矩能力强,使柱顶横向位移较小,满足强柱要求。
这种预应力装配式组合异形柱截面尺寸小,柱可以与墙体同宽,避免了建筑内角部出现凸角从而影响使用的问题。在人们越来越看重生活品质的今天,避免柱子引起的凸角,无疑是符合当代使用居住要求的。
符合现代化工业批量生产以及快速施工安装的要求,实现了真正的工厂生产,现场安装,工期快。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强度高,抗震性能好,适用于工业化批量生产,施工现场快速安装的预应力装配式组合异形柱。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预应力装配式组合异形柱,包括角钢钢板、内角钢板、外角钢板、连接钢板、高强螺栓和预应力索,所述内角钢板包括两个内角钢板长肢和两个内角钢板短肢,两个内角钢板长肢的一边相互垂直连接,另一边分别垂直连接一个内角钢板短肢;所述外角钢板包括一个外角钢板长肢和两个外角钢板短肢,外角钢板长肢的两边分别垂直连接一个外角钢板短肢;所述角钢钢板、内角钢板和外角钢板的肢板上从上至下设置多个螺栓孔,角钢钢板肢与内外角钢板短肢同长,内角钢板与外角钢板长肢同宽;
所述内角钢板与外角钢板长肢背拼接,角钢钢板与内外角钢板短肢背拼接,螺栓孔对齐,并用高强螺栓固定,形成L形异形柱;
所述内角钢板与外角钢板长肢背拼接,两个内角钢板长肢背拼接,角钢钢板与内外角钢板短肢背拼接,螺栓孔对齐,并用高强螺栓固定,形成T形异形柱;
四个所述内角钢板长肢背拼接,角钢钢板与内角钢板短肢背拼接,螺栓孔对齐,并用高强螺栓固定,形成十字形异形柱;
所述异形柱肢边、肢交点处通过拼接形成小矩形柱,每个小矩形柱对称设置4根预应力索,柱顶柱底设有可固定预应力索两端的连接钢板。
作为优选,所述角钢板、内角钢板、外角钢板竖向每隔一段设置一块方形加劲肋钢板,其中有索孔可供预应力索穿过,用来约束预应力索。
在施工现场将内角钢板与外角钢板吊起竖立,内角钢板与外角钢板长肢背对背拼接,角钢钢板与内外角钢板短肢背对背拼接,螺栓孔对齐,并用高强螺栓固定。然后焊接加劲肋钢板,加劲肋钢板间距由计算决定。
最后设置预应力索,将索穿过加劲肋孔,固定在柱顶柱底连接钢板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适用工业化批量生产,加工制造难度低。配件少,就满足L、T、十字形异形柱的要求,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满足“强柱”要求,预应力索能在地震中充分耗能,抗弯矩能力强,柱顶横向位移较小,竖向力大时可防屈曲;
(3)采用钢组合异形柱的形式,可以实现柱墙等宽避免出现室内角部凸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预应力装配式组合L形异形柱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预应力装配式组合T形异形柱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预应力装配式组合十字形异形柱示意图;
图4为角钢钢板的构造示意图;
图5为内角钢板的构造示意图;
图6是外角钢板的构造示意图;
图7为角钢钢板、加劲肋、预应力索组合的构造示意图;
图8为内角钢板、加劲肋、预应力索组合的构造示意图;
图9为外钢钢板、加劲肋、预应力索组合的构造示意图;
图10为加劲肋构造示意图。
图中:1:角钢钢板,2:内角钢板,4:连接钢板,5:预应力索,6:加劲肋钢板,7:螺栓孔,8:索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预应力装配式组合异形柱,该柱包括钢板、高强螺栓和预应力索5;钢板包括四种:角钢钢板1、内角钢板2、外角钢板、加劲肋钢板6。所诉三种钢板肢板上从上至下设置若干螺栓孔7,如图4-6所示。角钢钢板肢与内外角钢板短肢同长,内角钢板与外角钢板长肢同宽。同时设有加劲肋钢板4,其中有索孔8可供预应力索5穿过,如图7-9所示。钢板内角从上至下每隔一段焊接一块加劲肋钢板6在钢板上,柱顶柱底设有连接钢板4,可固定预应力索5两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16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波浪形空心屋面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板缝可伸缩的框模一体化隔墙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