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存储量的预测方法和预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01938.1 | 申请日: | 2016-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10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2 | 分类号: | G06F1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彭瑞欣;张天舒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存储量 预测 方法 装置 | ||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存储量的预测方法,包括:对第一预定时间段内的原始历史数据的数据记录进行归一化处理,以获得第一预定时间段内的目标历史数据;根据按照目标历史数据对应的原始历史数据将第一预定时间段内的所有目标历史数据划分为多个子数据集;计算各个子数据集中的各个目标数据记录在目标历史数据中出现的概率;将多个子数据集中的目标历史数据的数据记录及其出现概率代入SVM模型,计算获得各种类型的数据在将来的第二预定时间段的预测数据记录及出现概率,计算各个子数据集在第二预定时间段内的数据存储量。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预测装置。利用预测方法可以准确预测信息系统的数据存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存储量预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数据存储量的预测方法和一种预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集中成为必要的趋势,由此带来的数据存储问题也越发明显。
目前,用于预测信息系统数据存储量的方法包括最大值估测法、平均值估测法、数据期望值估测法等。但是,利用最大值估测法可能会造成较大的浪费,利用平均值估测法又可能产生估测不准的现象,利用存储容量计算模型也是存在一定的误差率。
并且,在上述几种预测方法中,并没有针对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区分,因此,无法预测不同类型的数据的存储量。
而在有的信息系统中通常存储有各种不同类型的数据,需要为各种不同类型的数据分别分配存储空间。因此,利用上述几种预测方法无法实现上述目的。
因此,如何准确地对不同类型的数据的数据存储量进行估测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存储量的预测方法和一种预测装置,利用该预测方法可以准确地预测存储多种类型的数据的信息系统的数据存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存储量的预测方法,其中,所述预测方法包括:
对第一预定时间段内的原始历史数据的数据记录进行归一化处理,以获得所述第一预定时间段内的目标历史数据,所述原始历史数据包括多种不同类型的数据,且所述第一预定时间段包括多个子时间段;
根据按照所述目标历史数据对应的原始历史数据将所述第一预定时间段内的所有目标历史数据划分为多个子数据集;
计算各个子数据集中的各个目标数据记录在所述目标历史数据中出现的概率;
将多个所述子数据集中的目标历史数据的数据记录代入SVM模型,计算获得各种类型的数据在将来的第二预定时间段的预测数据记录;
将多个所述子数据集中的目标历史数据出现的概率代入SVM模型,计算获得各种类型的数据在将来的第二预定时间段内出现的预测概率;
利用公式(1)计算各个子数据集在第二预定时间段内的数据存储量:
其中,MN为第二预定时间段内的数据存储量;
xiN为第二预定阶段内第i种数据的预测数据记录;
Li为第i种数据的数据记录的字节长度;
T为第二预定时间段的长度;
A为存储冗余常数;
i为数据类型的编号,i为自然数,1≤i≤m;
m为数据类型的总数,m>1;
piN为第i种数据在第二预定阶段内出现的预测概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19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