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机多功能干粉保温涂料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02000.1 | 申请日: | 2016-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7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邓明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楚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2 | 分类号: | C04B28/02;C04B14/04;C04B14/08;C04B14/16;C04B14/38;C04B16/06;C04B22/14;C04B24/38;C04B24/42;C04B103/30;C04B103/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机 多功能 干粉 保温 涂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机类保温材料,特别是一种无机多功能干粉保温涂料。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建筑涂料得到了迅速发展,产品研发也朝着抗紫外线、低VOC、防止涂层黄变老化等方向发展。现在的干粉保温多采用玻化微珠作为主要原料配置而成,但是为了提高涂料的保温性能和提高强度和抗龟裂老化性能,且涂料须符合JC/T 1024-2007《墙贴饰面砂浆》建材行业产品技术标准,JG/T235-2014《建筑反射隔热涂料》建工行业产品技术标准以及GB/T 10295-2008《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热流计法》国家标准等,发明人特开发了本款无机多功能干粉保温涂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更环保性能更好的无机多功能干粉保温涂料,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无机多功能干粉保温涂料,由微晶轻骨料、水泥、石棉粉、硅藻土粉、石膏粉、抗裂纤维、纤维素醚、水溶性可再分散乳胶粉、粉体聚羧酸减水剂、有机硅烷化合物、聚乙烯醇纤维和粉状消泡剂制成,其特征在于:上述各种原料重量比为:微晶轻骨料25-30:水泥20-25:石棉粉5-8:硅藻土粉3-5:石膏粉5-8:抗裂纤维3-5:纤维素醚0.5-1:水溶性可再分散乳胶粉3-5:粉体聚羧酸减水剂0.5-1:有机硅烷化合物0.5-1:聚乙烯醇纤维5-10:粉状消泡剂0.5-1;其制作方法为:按上述配方要求,将各原料组分按质量标准审查合格用电子秤计量按上述原料的重量比将各种原料依次放入混料机中,定时8分钟混合均匀后即制得干粉涂料。
本发明方法具有以下好处:微晶轻骨料是一种经特殊加工的火山岩矿物,粒子内部具有蜂巢状均匀小孔穴结构,它是经过特殊处理而得的球状物,同时由于它的球状内部又有中空网络状(蜂巢状)结构,在各个方向上都有支撑,它虽然中空,但强度甚佳,具备了许多优越的物理力学性能。所以用微晶轻骨料配制的无机干粉的强度要比玻化微珠干粉的强度要高许多。均匀密布在保温砂浆中的特殊火山岩矿物粒子,由于内部具有蜂巢状孔穴结构,在自然界冷热和干湿变化下,利用自身蜂巢孔穴(网状)的微量弹性功能,调整变形、释放应力,减少微裂老化现象,产品中加入石棉粉,可以更好的提高产品的保温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无机多功能干粉保温涂料,由微晶轻骨料、水泥、石棉粉、硅藻土粉、石膏粉、抗裂纤维、纤维素醚、水溶性可再分散乳胶粉、粉体聚羧酸减水剂、有机硅烷化合物、聚乙烯醇纤维和粉状消泡剂制成,其特征在于:上述各种原料重量比为:微晶轻骨料25-30:水泥20-25:石棉粉5-8:硅藻土粉3-5:石膏粉5-8:抗裂纤维3-5:纤维素醚0.5-1:水溶性可再分散乳胶粉3-5:粉体聚羧酸减水剂0.5-1:有机硅烷化合物0.5-1:聚乙烯醇纤维5-10:粉状消泡剂0.5-1;其制作方法为:按上述配方要求,将各原料组分按质量标准审查合格用电子秤计量按上述原料的重量比将各种原料依次放入混料机中,定时8分钟混合均匀后即制得干粉涂料。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欲制100kg的本发明涂料,选用合格的微晶轻骨料30kg,水泥25kg,石棉粉8kg,硅藻土粉5kg,石膏粉8kg,抗裂纤维5kg,纤维素醚1kg,水溶性可再分散乳胶粉5kg,粉体聚羧酸减水剂1kg,有机硅烷化合物1kg,聚乙烯醇纤维10kg,粉状消泡剂1kg,将上述原料放入混料机中定时8分钟,混合均匀后即为成品。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思路,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楚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楚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20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