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二维纳米光敏材料的光电化学对硫磷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02027.0 | 申请日: | 2016-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87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庞雪辉;李燕;王晓东;魏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26 | 分类号: | G01N27/26;G01N27/327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37240 | 代理人: | 李茜 |
地址: | 25002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二维 纳米 光敏 材料 光电 化学 对硫磷 传感器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电化学对硫磷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新型纳米功能材料与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对硫磷是一种广谱性高毒杀虫剂,具有触杀、胃毒、熏蒸作用,并能渗透入植物体内。对硫磷对昆虫作用很快,可用于防治棉花、苹果、柑桔、梨、桃等果树害虫及麦红蜘蛛等。在土壤中,对硫磷可通过水的淋溶作用而稍向土壤深层迁移。土壤中的对硫磷可以通过植物根部吸收而进入植物体内。人们误食这类植物或含有其残留物的植物后,对硫磷能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及完整的皮肤和粘膜进入人体,会出现恶心、呕吐、头痛、泻肚、全身软弱无力等中毒初步症状,长期食用或过量食用会导致癌变。
目前,检测对硫磷的方法主要有色谱法、质谱法等。此类方法仪器贵重、操作复杂,化验人员需要专业培训后才能进行检测。因此,研发成本低、检测快、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对硫磷传感器具有重要意义。
光电化学传感器由于灵敏度高、检测成本低等特点,近几年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关注。光电化学传感器是基于外加光源激发光电敏感材料导致电子-空穴对进行分离,在合适的偏电位条件下,实现电子在电极、半导体及修饰物和分析物上的快速传递,并形成光电流。在最优条件下,利用生物免疫结合,分析物浓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光电流的大小,就可以根据光电流的变化实现对分析物的定性定量分析。
光电化学传感器最关键技术就是对光电流的大小及稳定性等性能的提高。二氧化钛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光催化剂和光生电子基质材料,由于片状二氧化钛纳米材料能够暴露更多的高指数晶面,具有更高的光催化活性,二氧化钛纳米片具有比纳米粒子更好地应用前景,对于二氧化钛纳米片的研究也备受关注。而单一的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的光生电子-空穴对易复合,从而导致光电信号的减弱,并且二氧化钛导电性差也限制了由单一二氧化钛纳米材料构建的光电化学传感器的灵敏度普遍不高,不利于实际应用。但是,在半导体纳米材料上修饰或复合特殊的纳米材料,可以有效提高光生载流子对的有效浓度,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并大大提高检测灵敏度。因此,设计、制备高效、稳定的二氧化钛纳米片及其修饰物是制备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关键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简单、灵敏度高、检测快速、特异性强的光电化学对硫磷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传感器,可用于对硫磷的快速、灵敏检测。基于此目的,本发明首先制备了一种新型二维纳米光敏材料,即氮化碳上原位复合锰掺杂的氧化钼/二氧化钛纳米片的二维纳米复合材料Mn-MoO3/TiO2@g-C3N4,利用该材料的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大的比表面积,负载上对硫磷抗体,然后通过戊二醛的交联作用固定碱性磷酸酶,在进行检测时,由于碱性磷酸酶可以催化L-抗坏血酸-2-磷酸三钠盐AAP原位产生L-抗坏血酸AA,并进而为光电检测提供电子供体,再利用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定量结合对电子传输能力的影响,使得光电流强度相应降低,最终实现了采用无标记的光电化学方法检测对硫磷的生物传感器的构建。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1. 一种基于二维纳米光敏材料的光电化学对硫磷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所述的二维纳米光敏材料为氮化碳上原位复合锰掺杂的氧化钼/二氧化钛纳米片的二维纳米复合材料Mn-MoO3/TiO2@g-C3N4,所述的光电化学对硫磷传感器由工作电极、Mn-MoO3/TiO2@g-C3N4、对硫磷抗体、牛血清白蛋白、戊二醛、碱性磷酸酶组成;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a. Mn-MoO3/TiO2@g-C3N4的制备;
b. 光电化学对硫磷传感器的制备;
其中,步骤a制备Mn-MoO3/TiO2@g-C3N4的具体步骤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20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