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循环肿瘤细胞捕获的三维仿生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02092.3 | 申请日: | 2016-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10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章;王朝晖;张群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1/36 | 分类号: | A61M1/36;C12N5/09;B82Y30/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循环 肿瘤 细胞 捕获 三维 仿生 纳米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循环肿瘤细胞捕获的三维仿生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由多孔石墨烯(2)、硅微球(3)以及硅基底材料(1)自组装而成;利用表面化学改性,在多孔石墨烯(2)和硅微球(3)上均固定有E-selectin蛋白分子(22)和识别配体(32),其中硅微球(3)镶嵌在多孔石墨烯(2)的孔上,用于对循环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捕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循环肿瘤细胞捕获的三维仿生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多孔石墨烯(2)形成多孔石墨烯层,多孔石墨烯层上的小孔直径为5~8微米,硅微球直径为3~5微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循环肿瘤细胞捕获的三维仿生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基底材料(1)为单晶硅片或玻璃基底,并在其表面上制作有增强对多孔石墨烯(2)和硅微球(3)吸附的纳米金层(4),形成金阵列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循环肿瘤细胞捕获的三维仿生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金层(4)厚度为10~20纳米。
5.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用于循环肿瘤细胞捕获的三维仿生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石墨烯(2)和硅微球(3)表面布置有连接体(21),E-selectin蛋白分子(22)和识别配体(32)通过连接体(21)固定在多孔石墨烯(2)和硅微球(3)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循环肿瘤细胞捕获的三维仿生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21)包括琼脂糖、纤维素、生物素、链霉亲合素和聚酰胺树形大分子。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循环肿瘤细胞捕获的三维仿生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配体(32)是与细胞表面表现的特异分子的亲和标记物,包括各种抗体和核酸适配体。
8.一种用于循环肿瘤细胞捕获的三维仿生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制作多孔石墨烯材料,先制作多孔结构模板,再用化学合成法在其上制备多孔石墨烯(2),在硅基底材料(1)上制作纳米金层(4),采用剥离法或刻蚀法,在硅基底材料(1)上形成金阵列;
第二步,将多孔石墨烯(2)转移到硅基底材料(1)上,多孔石墨烯(2)的孔与金阵列对准,使用化学极化在金表面感生出正电荷,并在硅微球(3)表面产生负电荷,利用电荷的吸附力,将硅微球(3)吸附并固定于金表面上,获得三维纳米结构;
第三步,对石墨烯表面和硅微球表面分别进行改性处理,并布置不同的连接体,在连接体上分别固定E-selectin蛋白分子和肿瘤细胞识别配体,完成三维仿生纳米材料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209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移动式输液架
- 下一篇:一种吸附氧自由基的血浆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