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易损件的智能监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02161.0 | 申请日: | 2016-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9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尹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和鹰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成丽杰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易损 智能 监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易损件的智能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产水平的发展,人们每年需要的服装数量越来越多,自然,用来 制造服装的裁剪设备也越来越多。裁剪设备不可避免地包含诸如裁刀、砂轮 等易损件,这些易损件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会产生损耗乃至损坏,所以需 要经常对这些易损件进行检查并维护。
现有技术下,一般是由维护人员亲自到达各工厂,对各工厂的各台裁剪 设备进行检查并维护,浪费维护人员的时间和精力,增加检查维护成本;由 于易损件数量多,维护人员少,以及维护人员与易损件未处于同一地方,所 以一旦易损件出现故障,往往不能及时发现,而且维护人员花费在检查维护 每个易损件上的时间很长,造成检查维护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损件的智能监测方法,使得通过实时监测 易损件,能够及时发现需要重点关注的易损件,从而能够及时提醒维护人员 对该易损件进行检查维护,而且,监测过程无需人工参与,从而减少人工成 本,提高工作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易损件的智能监测 方法,应用于包含易损件的裁剪设备。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获取易损件的 多个工况参数;根据工况参数与预警条件的预设对应关系,判断是否存在满 足预警条件的工况参数;若存在满足预警条件的工况参数,则产生预警信息。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施方式可以通过实时监测易 损件,获取易损件的多个工况参数,然后根据工况参数与预警条件的预设对 应关系,能够及时发现需要重点关注的易损件,从而能够及时提醒维护人员 对该易损件进行检查维护,防止易损件损坏。而且,监测过程无需人工参与, 可以由裁剪设备自行完成,从而减少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另外,若不存在满足预警条件的工况参数,则根据多个工况参数计算工 况评估值;若判断出工况评估值大于预设评估阈值,则进入产生预警信息的 步骤。以从整体上评估易损件,从而利于及时发现潜在故障。
另外,在产生预警信息的步骤之后,还包含以下步骤:判断存在的满足 预警条件的工况参数中是否包含裁刀磨损度;若是,则产生裁刀磨刀信号。 当易损件包含裁刀时,若裁刀磨损度满足预警条件,则裁剪设备能够自动磨 刀,提高了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自动化程度。
另外,在产生预警信息的步骤之后,还包含以下步骤:判断存在的满足 预警条件的工况参数中是否包含驱动电机负载电流;若是,则产生驱动电机 停止运行信号。本步骤可以使裁剪设备自行判断驱动电机负载电流是否满足 预警条件,驱动电机负载电流满足预警条件时,表示裁剪设备极有可能已经 断刀,此时,裁剪设备自动停止运行,可以避免裁剪设备空转。
另外,在产生预警信息的步骤之后,还包含以下步骤:将预警信息发送 至远程服务器。本步骤可以使预警信息通过远程服务器传递至维护人员,有 利于维护人员进行检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易损件的智能监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易损件的智能监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易损件的智能监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易损件的智能监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 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 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 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 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易损件的智能监测方法。该方法应用于 包含易损件的裁剪设备,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步骤101,裁剪设备获取易损件的多个工况参数。
其中,易损件可以为裁刀、砂轮等容易磨损乃至损坏的部件。多个工况 参数至少包含累计工作时长与最高工作温度。易损件上设有监测设备,以获 取易损件的起始、终点时间,得到易损件一次工作的工作时长,然后将多个 工作时长累加,即可获得累计工作时长;监测设备还可以获取易损件工作时, 易损件上的各个温度值,并分析得到最高温度值即最高工作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和鹰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和鹰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21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