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筒风光式海浪发电站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02430.3 | 申请日: | 2016-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9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邢志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邢志光 |
主分类号: | F03B13/00 | 分类号: | F03B13/00;F03B13/14;F03B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3000 河北省唐***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筒 风光 海浪 发电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筒风光式海浪发电站,将海浪能与风能、太阳能相结合 并转换成电能。
技术背景
平时的大海素有“无风三尺浪”的说法,海浪是发生在海洋中的一种波动 现象,主要分为风浪、涌浪、近岸浪三种,其周期为0.5至2.5秒,波长为几十 厘米到几百米,一般波高为几厘米到20米。
海浪是海面起伏形状的传播,是水质点离开平衡位置,做周期性振动,并 向一个方向传播而形成的一种波动,水质点的振动能形成动能,海浪起伏能产 生势能,这两种能的累积数量是惊人的,在全球海洋中,仅风浪和涌浪的总能 量就相当于到达地球外侧太阳能量的一半。全球岸线漫长而辽阔,作为一种地 球分布极为广泛的清洁环保、取之不尽的优质能源,如何利用浩瀚汹涌的海浪, 为人类造福,并实现与风能、太阳能相结合,始终是人类追求的目标。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将海浪能、风能、太阳能转变成电能,本发明提供一种将海浪能 与风能、太阳能相叠加,将三种能量转变成电能的气筒风光式海浪发电站。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气筒风光式海浪发电站, 包括引风系统、汽轮发电机、连接管道、集气系统、太阳能反射板、锚固体及 支架。引风系统的引风筒为垂直的圆筒,上端设置有风机、引风机,下端通过 出气连管与汽轮机出风口相连;集气包为水平设置的n个圆筒,n个集气包出风 口通过进气连管相连并与汽轮机进风口相连,集气包通过支架与海底固定;集 气包下方设置n个气筒,n个气筒通过单向阀与集气包相连,气筒、集气包均位 于海面以上;在气筒下方设置浮筒,浮筒通过连杆与气筒内的皮碗相连,浮筒 漂浮于海面上;浮筒上设置定位,导向固定在位于海底的锚固体上。
特别是,所述引风系统包括引风筒、风机、风机轴、齿轮组、引风机轴、 引风机组成,所述引风筒为一个垂直的圆筒,其下端通过出气连管与汽轮机气 流出口相连,上端圆筒外设置风机,风机设置为可做360°旋转,以适应任意风 力方向,风机扇叶在海面风力吹动下旋转,扭矩通过风机轴、齿轮组、引风机 轴传递给引风机扇叶,齿轮组并将风机轴水平方向扭矩转变为引风机轴垂直方 向扭矩,引风机扇叶设置为吸风状态,整个风流通道构成密闭气流通道,引风 机扇叶转动将引风筒内汽轮机流出气流吸出,加速流出气流流速。
特别是,所述汽轮发电机将高压气流转变为扭矩通过发电机将电力输出。
特别是,所述连接管道,包括进风连管、出风连管,进风连管将各个集气 包相连接后,集中于一根并连接至汽轮机进气口;汽轮机出风口通过出风连管 与引风筒相连通。
特别是,所述集气系统包括集气包、单向阀、气筒、皮碗、连杆、浮筒、 定位、导向组成,所述集气包为水平放置的圆形密闭长筒,气筒为圆筒并垂直 设置在集气包下方并与集气包相连,集气包与气筒间通过单向阀相联通,单向 阀设置为气流只能从气筒进入集气包,反之则密封。气筒内部设置中心下凹形 的圆形皮碗,皮碗与浮筒间设置连杆。浮筒为内部设置有空腔的海面漂浮体。 浮筒上设置定位,导向固定在锚固体上,通过定位、导向,将浮筒的运动轨迹 限定在随海浪起伏沿导向所限定的垂直上下直线运动上。随着海浪的起伏,浮 筒带动连杆、皮碗随海浪做上下直线运动,向上运动时,气筒内封闭气体受到 压缩使皮碗紧贴气筒内壁,气体推开单向阀并被压入集气包;浮筒下行时,气 筒内封闭空间增加,压强降低,单向阀关闭,气体从皮碗与气筒内壁间间隙进 入气筒。随着海浪的起伏,气体不断被压入集气包。
特别是,所述太阳能反射板,在集气包下方,长度方向上设置截面为半圆 形的太阳能反射板,反射板截面圆弧圆心与集气包截面圆弧圆心重合,使照射 到太阳能反射板上的太阳光线全部反射到集气包上,加热集气包,同时将集气 包内气体加热,达到膨胀气体,增大气体流量的作用。
特别是,所述集气系统的集气包、太阳能反射板、气筒位于海面以上,集 气包固定在与海底相连的高出海面的支架上。
特别是,所述集气系统的浮筒通过海水向上的浮力漂浮在海面上并随海浪 起伏,据阿基米德浮力定律,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体积的重量,为增大浮力, 可以考虑增大浮筒在水中的体积,即海浪上升阶段增大了气筒中气体的压强。
特别是,所述锚固体及支架为设置在海中的固定体及框架支撑结构,其在 海底及海中位置固定不动,对整个系统海中结构起到固定、定位及支撑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邢志光,未经邢志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24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