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型电抗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02541.4 | 申请日: | 2016-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17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朱惠芳;吴俊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刚松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17/06 | 分类号: | H01F17/06;H01F27/02;H01F27/30;H01F27/22;C08L61/06;C08L45/00;C08L91/00;C08L63/00;C08K13/02;C08K3/08;C08K3/28;C08K3/04;C08K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96 | 代理人: | 李韵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电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电抗器。
背景技术
电抗器也叫电感器,一个导体通电时就会在其所占据的一定空间范围产生磁场,所以所有能载流的电导体都有一般意义上的感性。然而通电长直导体的电感较小,所产生的磁场不强,因此实际的电抗器是导线绕成螺线管形式,称空心电抗器;有时为了让这只螺线管具有更大的电感,便在螺线管中插入铁心,称铁心电抗器。电抗分为感抗和容抗,比较科学的归类是感抗器(电感器)和容抗器(电容器)统称为电抗器,然而由于过去先有了电感器,并且被称为电抗器,所以现在人们所说的电容器就是容抗器,而电抗器专指电感器。
电力系统中所采取的电抗器常见的有串联电抗器和并联电抗器。
串联电抗器主要用来限制短路电流,也有在滤波器中与电容器串联或并联用来限制电网中的高次谐波。220kV、110kV、35kV、10kV电网中的电抗器是用来吸收电缆线路的充电容性无功的。可以通过调整并联电抗器的数量来调整运行电压。
但是目前的电抗器常常在高温下工作,而且缺少良好的散热功能,常常因为过热而导致电抗器烧毁,而且目前的电抗器体积一般较大,应用常常受到空间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优秀的散热效果且体积小的小型电抗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型电抗器,包括环形外壳、线圈、环形铁芯、磁芯铁轭、第一热管和第二热管,所述环形外壳表面设置有第一散热孔,所述环形外壳底面设置有第二散热孔,所述环形外壳上设置有线槽,所述线圈位于线槽内,所述线圈缠绕于环形铁芯上,所述线圈和线槽均设置有一个以上,所述线圈与线槽均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环形铁芯位于环形外壳内,所述磁芯铁轭与环形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环形铁芯与磁芯铁轭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环形铁芯为架空设置,所述磁芯铁轭上面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末端连有导热圆环,所述第一热管与导热圆环卡持连接,所述第二热管位于环形外壳底面。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外壳下面设置有泡棉双面胶,可以方便使用者将电抗器贴在其他设备上,安装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热管嵌入于环形外壳设置,整体性好,结构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热管为环形设置,所述第二热管设置有一条以上。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设置有3个,所述连接件和导热圆环表面均涂有耐高温导热涂料,可以使得热量更好的传递到第一热管上。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散热孔设置有一个以上,所述第一散热孔位于两线槽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导热圆环位于第二散热孔正上方,可以使得第一热管上的热量更好的传递到外界的冷空气中。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外壳表面涂有绝缘涂料,有良好的电性能、热性能、机械性能和化学性能,起到良好的绝缘作用。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导热圆环的制造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由按重量份数配比的银粉10-12份、氮化铝18-20份、氮化钛4-6份、立方氮化硼微粉6-8份、聚晶金刚石微粉8-10份、碳化硅3-5份、二氧化铬6-8份、石墨烯2-4份、液体硅胶25-27份、萜烯树脂13-15份、油溶性酚醛树脂30-32份、熟桐油19-21份、聚乙烯醇2-4份、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3-5份、氟硅橡胶4-6份、氨乙基哌嗪6-8份和液态双酚A型环氧树脂28-30份组成,包括以下步骤:
1)将熟桐油19-21份倒入到器皿中,加热至120℃然后加入油溶性酚醛树脂30-32份、萜烯树脂13-15份、聚乙烯醇2-4份、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3-5份和氟硅橡胶4-6份,将温度上升至220℃,充分搅拌,直至材料完全溶解为止,制得粘稠液体,备用;
2)将液体硅胶25-27份和石墨烯2-4份一起倒入到器皿中,充分搅拌均匀,然后与银粉10-12份、氮化铝18-20份、氮化钛4-6份、立方氮化硼微粉6-8份、聚晶金刚石微粉8-10份、碳化硅3-5份、液态双酚A型环氧树脂28-30份和二氧化铬6-8份一起倒入到搅拌锅中,充分搅拌均匀,制得膏状物,备用;
3)将步骤2)制得的膏状物倒入到步骤1)制得的粘稠液体中,充分搅拌均匀,制得糊状物,备用;
4)将氨乙基哌嗪6-8份倒入到步骤3)制得的糊状物中充分搅拌均匀,制得粘稠的糊状物,备用;
5)将步骤4)制得的粘稠的糊状物倒入到模具中,待其冷却固化,脱模,即得导热圆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刚松电子工业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刚松电子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25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