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降低民用焦炭着火温度的磁铁矿复合添加剂及制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03028.7 | 申请日: | 2016-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37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杜文广;刘守军;张智聪;杨颂;上官炬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太原科瑞康洁净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5/04 | 分类号: | C10L5/04;C10L9/10;C10L10/02;C10B57/06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刘宝贤 |
地址: | 030024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低 民用 焦炭 着火 温度 磁铁矿 复合 添加剂 制法 应用 | ||
一种降低民用焦炭着火温度的磁铁矿复合添加剂的重量份组成为磁铁矿40~60份、石灰石20~30份、二氧化锰2~3份、氧化锌1~2份。本发明原料来源广泛而丰富,价格低廉,着火温度降温效果显著,硫氧化物与氮氧化物减排70%以上,烟尘减排96%以上,对解决城市周边农村生活用煤,改善农村与城市环境质量,降低雾霾天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民用焦炭着火温度的磁铁矿复合添加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煤炭燃烧是我国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间获取能源的主要方式,大量煤炭的直接燃烧排放的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对生态环境,尤其是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导致我国大气环境污染严重,雾霾天气频发。基于燃煤污染现状,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与法规,并采取了强有力的惩罚措施。尽管这些条例的实施对燃煤污染程度的加剧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但距离要达到的环保目标仍差之甚远。
事实上,农村家用燃煤对环境污染不容忽视。据初步测算,北方农村每燃烧1吨高挥发原煤,将会排放2.5吨以上的二氧化碳(碳排放系数0.67)、150千克以上的其它染污物(碳氧化率0.85)。2014年民用散烧用煤量为1.6亿吨,仅占全国用煤量的3.8%,以二氧化硫排放为例,我国电厂年排放量为200万吨,民用散烧则高达320万吨,是电厂排放总量的1.6倍。此外,民用散烧用煤的烟尘污染、氮氧化物污染、灰渣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更是不可估量。然而,受地域、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解决起来十分困难。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及小城镇的燃煤污染问题,为这些地区提供优质、低价、清洁的替代燃料是当务之急。
民用焦炭是以燃料煤(动力煤)为主,并辅以少量焦煤、固硫剂、增碳剂、助燃剂等,利用现有焦化厂生产设备,通过高温干馏而得的洁净固体燃料。具有成块好、强度适中、低挥发、低排放硫及不易结渣等优点,无需脱硫设施,尾气即可满足国家排放标准;而且易点火、续火能力强、升温速度快、燃烧持续时间长,是各种民用生活炉具理想的燃料。
焦炭用作民用燃料,必须解决焦炭着火温度高、点火困难的问题。目前,冶金焦着火温度为600℃左右,而烟煤和无烟煤的着火温度分别为350℃和500℃。因此,必须借助助燃剂的引入,将着火温度降至400℃左右,以满足民用炉点火要求。
关于燃煤助燃剂的专利已有很多,如CN90105106.3公开了一种燃煤助燃剂,它含有硼泥、石灰石、铝矾土、白泥、锰渣、氧化铁、植物碎屑以及碳酸钠、硝酸钠、氯化钠三种钠盐中的至少一种,该助燃剂可明显改善燃烧状况,提高炉火温度;CN97105154.2公开一种适用于多种煤的燃煤助燃剂,由硼泥、电石灰、石灰石、铁选尾矿渣、二氧化锰、生产重铬酸钾的废渣、生产重铬酸钠的废渣、铝矾土、氢氧化钠、碳酸钠、硝酸钠、氧化钠和植物碎屑按一定比例组成,使用时将助燃剂与煤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即可;CN201310417513.8公开了一种节能高效燃煤助燃剂及其制备方法,其配方由氧化锌和二氧化锰组成,可提高煤的燃烧活性和点火性能、火焰温度。这些助燃剂均是针对燃煤开发的产品,大都采用助氧燃烧的技术原理,直接加入燃煤,促使煤炭充分燃烧,起到助燃、增能、节煤的作用。由于民用焦炭需要经过高温干馏的特殊工艺,燃煤助燃剂中的大部分组份会因高温分解而失效;因此,民用焦炭无法使用现有技术的燃煤助燃剂。经检索,降低民用焦炭着火温度的添加剂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温效果好的降低民用焦炭着火温度的磁铁矿复合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太原科瑞康洁净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太原理工大学;太原科瑞康洁净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30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