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强冬性小麦室内培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03558.1 | 申请日: | 2016-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66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李诚;李春艳;张润琪;付凯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河子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2/20 | 分类号: | A01G22/20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汤洁 |
地址: | 832000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室内培养 强冬性小麦 人工春化处理 作物栽培学 分蘖 饱满种子 经济实用 生育周期 植株 拔节 农业科研 可控 播种 整齐 生长 | ||
本发明属于农业科研技术,涉及作物栽培学领域,尤其是一种适用于强冬性小麦室内培养的方法。一种强冬性小麦室内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操作步骤:(一)、播种及分蘖前室内培养;(二)、人工春化处理技术;(三)、拔节至孕穗期室内培养技术;(四)、孕穗至成熟期室内培养技术。本发明操作简便、程序可控、经济实用,能够解决强冬性小麦室内培养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可大幅缩短生长时间,获得能完成整个生育周期长势健壮整齐一致的植株,是一种有利于形成粒大饱满种子的强冬性小麦室内培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科研技术,涉及作物栽培学领域,尤其是一种适用于强冬性小麦室内培养的方法。
背景技术
冬小麦室内培养技术是目前从事小麦科学研究中常用技术。该技术可以为研究冬小麦生长发育、形态结构、生理生化以及遗传变异规律提供试验材料。试验材料是进行农业科学研究的对象,解决科学问题的载体,在农业科学研究中试验材料种植培养关系研究结果是否准确可靠。因此,冬小麦室内培养技术是从事小麦科学研究的基础性试验技术。
依据小麦完成春化阶段要求的温度高低和持续时间长短不同,可把小麦分为强冬性小麦、弱冬性小麦和春性小麦。强冬性小麦具有忍耐外界低温能力较强,春化时间较长的特点。强冬性小麦在室内种植培养时,时常会表现出植株“疯狂分蘖”而不能抽穗结实现象,或是有的强冬性小麦品种即使勉强通过春化阶段,不同植株间生长发育不一致从而造成无法进行统一试验处理的问题。目前与本方法最接近的已有发明技术是毕建杰等(利用气象条件冬小麦杂交后代一年加代3-4代的方法,申请(专利)号:CN201210060601.2)。该方法首先将杂种当代F0打破休眠处理,在田间用遮阳网1-2层遮荫育种收获F1代,在室外自然条件下盆栽种子F1,以此获取种子F2代,利用F2代小麦种子育种获取种子F3代,最后利用种子F3代在北方海拔1500米的山顶育种,获取小麦种子F4代。毕建杰发明的技术针对的是冬性较弱的冬小麦品种,且绝大部分的培养过程是利用室外自然条件进行培养。由于采用外界自然气象条件使冬小麦完成生活周期,因此该方法培养冬小麦受较多不确定的外界环境因素限制,冬小麦培养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如外界温度、光照以及突发灾害性天气都会对冬小麦培养产生不良影响,若严重时会造成培养冬小麦植株死亡。
目前国内外有很多单位从事冬小麦科学研究工作,由于田间自然环境下生长的冬小麦生育期一般较长(如新疆麦区一般为260-290天),植株生长发育受外界气候环境条件影响较大。科研工作者对于冬小麦进行科学研究时常需要对生长中的冬小麦进行环境胁迫处理(如高温、干旱、盐分等胁迫),而田间强冬性小麦生长的自然环境条件往往不可控制,因此就需要在室内可控条件下对的冬小麦进行种植培养,以便进行相应的环境胁迫研究。但在冬小麦种植过程中由于强冬性小麦具有忍耐外界低温能力较强,自然条件下春化周期时间较长的特点,往往室内种植培养效果达不到试验研究的基本要求。强冬性小麦室内培养效果大多不理想,究其原因在强冬性小麦培养过程中有两个方面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好:其一,强冬性小麦春化处理问题。强冬性小麦在培养室内播种出苗后,提供适宜其生长的光、温、水、肥条件,强冬性小麦可以正常进行分蘖,但是始终不能拔节抽穗开花结实。这是由于强冬性小麦出苗后,必须经过一定较长时间的持续低温刺激(即春化阶段),才能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即光照阶段)。若外界温度条件以及持续时间没有达到其要求范围则植株始终没有通过春化阶段,冬小麦植株就会不断分蘖,直至外界环境条件满足后才会进入光照阶段。其二,生长阶段的调控。同一批经室内培养的强冬性小麦经过人工春化处理后,若不经过生长调控,减除多余幼小无效分蘖,不同植株间或不同分蘖间有可能造成生长发育阶段不一致的情况,对后期冬小麦材料的处理取样使用造成影响。因此,本发明即主要针对这两个问题的具体解决办法。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河子大学,未经石河子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35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黄精的仿野生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甜玉米的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