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创血糖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03872.X | 申请日: | 2016-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60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廖宁放;杨文明;邵立伟;吴文敏;李魏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北京理工大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B5/1455 | 分类号: | A61B5/1455 |
代理公司: |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专利中心 11010 | 代理人: | 张蕾 |
地址: |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糖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无创血糖检测装置,包括:红外照明光源模块、无动镜萨格纳克Sagnac干涉光学模块、会聚物镜、红外光电传感器阵列模块以及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红外照明光源模块照射被测人体检测部位,得到带有被测人体血糖浓度的光波束;光波束经过无动镜Sagnac干涉光学模块形成光学干涉信号;光学干涉信号通过红外物镜聚焦后,被红外光电传感器阵列模块捕获,并将聚焦后的光学干涉信号转换成带有干涉信息的数字电信号;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将数字电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光谱分布信号,并对所述光谱分布信号进行信号分析,得到被测人体的血糖浓度信息。所述无创血糖检测装置具有完全无创、无副作用、无需耗材、实时快速、结果准确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工程及医疗检测仪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创血糖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血糖作为人体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血糖量的变化可以作为疾病预防与诊断的一个重要参考。人们需要对自身血糖做定期的检测,尤其是糖尿病人,需要对自身血糖有一个实时的准确把握。目前,较为成熟的测量方法为生化血糖测量法和微创血糖检测法,都需要对人体血液进行抽血采样,给人身体带来疼痛,而且检测的操作较为复杂,对患者的心理痛苦和疾病感染带来不利因素。无创血糖检测是使用低频超声对皮肤的作用,通过采集微量皮肤渗透液来测定并推断血糖浓度,但是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准确性不高。
近年来,随着光学技术在医疗检测领域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利用基于光学技术的无创血糖检测手段,比如采用近红外光对人体血糖、血红素等各体征指标进行检测,但是由于近红外光透过性较强,获取到的信噪比不高,检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或者,还有的通过近红外光的透光光强差值来计算人体介质衰减系数,从而推断人体血糖值,但是,使用该方法进行推断血糖浓度时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对加工技术和操作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创血糖检测装置,能够快速准确的测量人体的血糖浓度信息。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无创血糖检测装置,包括:红外照明光源模块、无动镜萨格纳克Sagnac干涉光学模块、会聚物镜、红外光电传感器阵列模块以及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
红外照明光源模块用于照射被测人体检测部位,得到带有被测人体血糖信息的光波束;无动镜Sagnac干涉光学模块用于将所述光波束进行分振幅干涉,得到被测人体血糖信息的光学干涉信号;会聚物镜用于将所述光学干涉信号进行聚焦;红外光电传感器阵列模块位于所述会聚物镜的焦平面上,所述红外光电传感器阵列模块用于将聚焦后的光学干涉信号转换为数字电信号;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用于将所述数字电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光谱分布信号,并对所述光谱分布信号进行信号分析,得到被测人体的血糖浓度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照明光源模块采用透射红外光和/或漫反射红外光作为照射光源。
进一步的,所述无动镜Sagnac干涉光学模块,包括:光束接收端、半透半反分束板、第一反射面、第二反射面以及光束射出端;
所述无动镜Sagnac干涉光学模块用于将所述光波束进行分振幅干涉,得到被测人体血糖信息的光学干涉信号,包括:
所述光波束通过光束接收端发射至半透半反分束板;所述半透半反分束板将所述光波束分为一束透射光束和一束反射光束;所述透射光束经第一反射面反射至第二反射面,再经所述第二反射面反射至所述半透半反分束板,并与所述反射光束在所述半透半反分束板上发生干涉,得到被测人体血糖信息的光学干涉信号;所述光学干涉信号从光束射出端射出。
进一步的,所述半透半反分束板上镀有工作在红外波段的半透半反膜;所述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上镀有红外反射膜,用于抑制可见光和紫外光。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光电传感器阵列模块包含红外探测器传感器,所述红外探测器传感器所能探测到的波长与所述红外照明光源模块中作为照射光源的红外光的波长相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北京理工大学研究院,未经中山北京理工大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38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