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态型道路附属组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04691.9 | 申请日: | 2016-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68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康爱红;娄可可;肖鹏;徐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1/00 | 分类号: | E01C1/00;E01C11/00;E01C11/22;E03B3/02;A01G1/00;A01G9/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32203 | 代理人: | 唐代盛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型 道路 附属 组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道路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生态型道路附属组合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道路及其附属设施均为密实型结构,其排水方式是将路面径流由道路路缘石纵向引流,汇集于雨水口处,经雨水口进入雨水井,排入市政管网。此道路及其附属结构具有如下缺陷:
1.市政管网排水能力有限,雨量较大时,路面雨水积存,影响交通、行人安全,甚至会造成巨大生命财产与经济损失;
2.有限的水资源直接排入市政管网,不能有效补充地下水,造成城市“热岛”、“干岛”效应以及水资源的浪费;
3.由于道路频繁的交通活动、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得道路径流携带大量固体悬浮物、氮、磷、重金属等污染物,未经处理而直接排走造成城市水系污染;
4.道路频繁的交通活动排放出大量带有氮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的尾气,未经处理排放造成大气环境的污染。
因此,国家提出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并提出“渗、滞、蓄、净、用、排”六字建设方针。道路及其附属结构是城市不透水下垫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向。
目前的技术无法实现有效排水储水的同时又能削减道路径流、汽车尾气的污染等技术难题。如专利CN201420838429.3是一种应用于沥青路面的透水路缘石,功能单一,排水能力有限,未能解决道路径流污染、汽车尾气污染、补充地下水等问题。另外一件专利CN200720173923.2为一种道路透水装置,工程适用性差,透水盖板、缘石强度远满足不了工程需求,且功能单一,仅解决排水、渗水问题,未能解决道路径流污染、汽车尾气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型道路附属组合装置,所述生态型道路附属结构在满足路用性能的同时,具有排水、蓄水、滤污、处置尾气及绿化等一体化功能。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生态型道路附属组合装置,包括带侧腔槽体、盖板、软式透水管,其中带侧腔槽体由U型槽、支撑台、侧腔组成,侧腔的内侧设置U型槽,该U型槽与侧腔连为一体,该U型槽的两个侧壁为支撑台,软式透水管设置在U型槽中,在软式透水管内部填充一部分细滤污料,软式透水管外的U型槽的槽体空间填充粗滤污料;侧腔内的底部填充植生土,上部填充尾气滤料;所述侧腔的外侧为绿化带;在支撑台上铺设连锁式盖板将U型槽封盖。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1)本发明结构中的盖板缝、U型槽、侧腔连通孔、软式透水管使该结构具备强大的排水功能,减少路面雨水积存,保证交通、行人安全。(2)本发明的结构内部填有粗滤污料、细滤污料及尾气滤料,具有良好的路表径流雨水净化、尾气处置功能。(3)侧腔连通孔设计可有效排水,并使过滤后的水及时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及“干岛效应”。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生态型道路附属组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生态型道路附属组合装置的槽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生态型道路附属组合装置的盖板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生态型道路附属组合装置的软式透水管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和图2,本发明生态型道路附属组合装置,包括带侧腔槽体1、盖板2、软式透水管3,其中带侧腔槽体1由U型槽11、支撑台12、侧腔13组成,在侧腔13的内侧设置U型槽11,该U型槽11与侧腔13连为一体,该U型槽11的两个侧壁同时构成为支撑台12,软式透水管3设置在U型槽11中,在软式透水管3内部填充细滤污料5,可以不填满,在软式透水管3外的U型槽11槽体空间填充粗滤污料4,如图4所示。在侧腔13中的底部填充植生土7以及上部填充尾气滤料6;所述侧腔13的外侧为绿化带8,绿化带8高度低于路面;在支撑台12上铺设连锁式盖板2将U型槽11封盖。
本发明的带侧腔槽体1及盖板2由高强钢纤维混凝土制备。
本发明的侧腔13与绿化带8接触的一侧与U型槽11底部垂直,另一侧顶部到U型槽11的侧壁为弧形连接面15。其中侧腔13前后侧壁均设有若干连通孔14。
本发明的连锁式盖板2为带有齿槽21与齿板22的矩形板,齿槽21宽度和长度大于齿板22的宽度和长度,其中一个连锁式盖板2的齿槽21与另一个连锁式盖板的齿板22匹配连接,如图3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46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压路机
- 下一篇:综采工作面轨道安装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