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鼻出血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04886.3 | 申请日: | 2016-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1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商孝霞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K9/14;A61K9/16;A61K9/20;A61P11/02;A61P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鼻出血 中药 制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鼻出血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不论何因,凡血液从鼻腔黏膜流出,均称为鼻出血,又称鼻衄。是临床常见症状之 一,鼻出血多为单侧,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鼻涕中带血,重者可致失血性休克;反复出血 则可导致贫血,用手指压迫鼻翼5~10分钟,通常可控制出血。多因鼻腔病变引起,也可由全 身疾病所引起,偶有因鼻腔邻近病变出血经鼻腔流出者。出血部位大多数发生于鼻中隔前 下方的易出血区。儿童鼻出血几乎全部发生在鼻腔前部;青年人虽以鼻腔前部出血多见,但 也有少数严重的出血发生在鼻腔后部。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的鼻出血,则多见于鼻腔后部, 由于鼻后侧静脉曲张症及在下鼻道后部近下甲后端的鼻一鼻咽静脉丛为鼻后部较易出血 之处,同时老年人常患动脉硬化及高血压有关。患者常表现为单侧鼻腔出血,或自口中吐 血。如发现两鼻孔皆有血液,常为一侧鼻腔的血液向后流,由后鼻孔反流到对侧。1.体征:出 血可发生在鼻腔的任何部位,但以鼻中隔前下区最为多见,有时可见喷射性或搏动性小动 脉出血。鼻腔后部出血常迅速流入咽部,从口吐出。一般说来,局部疾患引起的鼻出血,多限 于一侧鼻腔,而全身疾病引起者,可能两侧鼻腔内交替或同时出血。2.并发症:鼻出血难以 控制,无论是来势凶猛的严重出血,还是经久不愈的顽固性出血,可对机体造成严重损害, 影响主要有:失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休克、心血管系统并发症、脑血管意外、窒息,胎儿窘 迫,严重者可有生命危险。有时大量血液被咽下,不可误认为出血量不多,以后可呕出多量 咖啡色胃内容物。
申请公布号CN102961642A(申请号201210546951.X)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 一种治疗鼻衄的中药汤剂,该中药汤剂是由下述重量份数原料药制成的:煅龙骨14-19份、 龙胆草1-5份、大蓟10-15份、炉甘石5-7份、槐花6-8份、大黄10-13份、血余炭1-7份、棕榈炭 5-9份、熟石膏1-3份、槐米7-12份、白茅根1-4份、侧柏叶2-5份、马勃4-8份、龟版1-3份、玄参 3-5份、枯矾1-2份和白芨4-9份。申请公布号CN103800714A(申请号201210547400.5)的 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鼻衄的中草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物制成:熟地30~45份; 麦冬25~35份;生石膏30~35份;知母25~35份;牛滕25~35份;茅根30~50份;侧柏叶25~ 35份。申请公布号CN104491382A(申请号201410680741.9)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 疗鼻衄中药配方,包括生地18-23g、山栀12-15g、麦冬10-12g、丹皮12-15g、小蓟8- 10g、黄苓12-15g、枣仁8-10g、大黄6-8g、大蓟8-10g。
目前,国内治疗鼻出血的药物较多,主要以西药为主,但存在治疗费用高、止血效 果不理想,易复发等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鼻出血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 法。本发明治疗费用低、安全、无副作用,止血效果显著,不易复发。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鼻出血的中药制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仙鹤草5-8,竹 叶参6-12,苦丁茶4-7,三钻风10-15,白茅针8-14,小芸木3-10,款冬花5-8,蜀葵苗3-7,穿心 莲5-10,玉竹6-9,猪笼草4-8,太白花3-6,刺竹叶9-13,华山矾6-11。
一种治疗鼻出血的中药制剂,优选的方案是,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制备 而成:仙鹤草6-7,竹叶参8-11,苦丁茶5-6,三钻风12-14,白茅针9-13,小芸木5-8,款冬花6- 7,蜀葵苗4-6,穿心莲7-9,玉竹7-8,猪笼草5-7,太白花4-5,刺竹叶10-12,华山矾7-10。
一种治疗鼻出血的中药制剂,更加优选的方案是,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 制备而成:仙鹤草6.5,竹叶参9,苦丁茶5.5,三钻风13,白茅针12,小芸木7,款冬花6.5,蜀葵 苗5,穿心莲8,玉竹7.5,猪笼草6,太白花4.5,刺竹叶11,华山矾9。
本发明还提供了将前述治疗鼻出血的中药制剂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散剂、丸剂、 片剂和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所述散剂的制备方法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商孝霞,未经商孝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48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白癜风的中药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治疗哮喘的中药汤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