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炉的自动清灰系统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04994.0 | 申请日: | 2016-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0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王连门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连门 |
主分类号: | F23H11/12 | 分类号: | F23H11/12;F23H1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张清彦 |
地址: | 32130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颗粒 燃烧 自动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燃烧锅炉,特别是指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炉的自动清灰 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生物质颗粒一般是由农作物等植物的秸秆粉碎压制而成,现在农作物秸秆 一般是通过在田间直接进行燃烧,燃烧不充分产生了大量的粉尘颗粒,造成了 生活环境的破坏,污染空气环境,同时造成了资源浪费;现有对于生物质的利 用可以通过秸秆粉碎机及生物质颗粒机进行加工,加工后的为颗粒状可燃烧的 燃料,可以用于供暖、供热,现有的锅炉对于燃烧生物质颗粒方面有很大的改 进,在炉体方面,上端为炉壁,下端为炉排,炉排一端连接进料系统,另一端 连接灰槽,燃料通过送料机传送至炉排内,通过点火开关点燃燃料之后,送风 装置连接于炉排底部对炉排进行持续供风,便于燃料的充分燃烧,燃烧完全后 的灰渣被排入灰槽。
但是以上技术存在以下缺点:现有的锅炉的炉排不能转动,长期在同一区 域高温燃烧,炉排零部件容易损坏,此种结构由于燃料堆积在炉排上容易造成 生物质颗粒结焦现象,导致燃烧不充分,另一方面,依靠后续燃料的推动将燃 烧后的灰渣排入至灰槽中,容易造成清灰不彻底,继而使得灰渣在炉排内堆积, 影响燃烧效率,浪费原材料及在燃烧过程中产生一定燃料残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炉的自动清灰系统及其方法,克服了现 有技术中生物质颗粒燃烧时易结焦且清灰不彻底的缺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炉的自动清灰系统,包括炉体及与炉体相通的灰槽、 供风装置、点火装置和送料装置,炉体包括底部的炉膛和安装于炉膛上端的圆 柱形炉壁;所述炉膛内设置有可往复转动的炉排,所述炉排设置于送料装置与 灰槽之间,所述炉排采用圆柱形中空的滚筒结构,所述滚筒转动方向的一侧设 置有送料装置的进料口,另一侧设置有出灰口,所述出灰口呈喇叭状结构,所 述滚筒与变频可调速电机连接,经变频可调速电机带动均衡匀速转动,所述滚 筒的转动方向与生物质颗粒的输送方向一致,在所述滚筒的下方设置有一挡风 板,所述挡风板连接于进料口与出灰口之间,喇叭口状的出灰口可使得焦块较 少摩擦力,焦块更容易清理出来。
进一步的,所述挡风板为铁板,所述铁板距离滚筒下表面的距离为 3mm-5mm。
进一步的,所述滚筒的一端设置有进风口,所述滚筒的进风口与供风装置 连通,所述滚筒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平行排列的凹槽和若干助气孔,凹槽的设 置有利于清除结焦的焦块,增加焦块的摩擦力,使得滚筒更容易清洗干净,气 流从进风口进入,并从助气孔排出,使生物质燃料在悬浮状态下进行燃烧,最 大程度上有氧充分燃烧,出火口热效率高。
进一步的;所述滚筒的一端上开有转轴孔,所述滚筒另一端的进风口上设 置有转轴支撑架,所述转轴支撑架包括置于进风口中心点上的支撑环,所述支 撑环通过若干支撑杆与通风口的边缘固定连接,电机转轴穿过所述转轴孔及支 撑环将电机与滚筒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3个。
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炉的自动清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滚筒在电机的带动下匀速转动,当送料装置将生物质燃料输送至进料口 处时,自滚筒的一侧随滚筒进入炉膛内,滚筒转动的同时,生物质燃料充分燃 烧;
B:随着往复转动式滚筒,充分燃烧后的灰渣由滚筒的另一侧由喇叭状结构 的出灰口被排入至灰槽中,实现自动不间断出渣。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滚筒在电机的带动下匀速转动,当送料装置将生物质燃料输送至进料口处 时,生物质燃料自滚筒的一侧随滚筒进入炉膛内,滚筒转动的同时,由于滚筒 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平行排列的凹槽和若干助气孔,使生物质燃料在悬浮状态 下进行燃烧,最大程度上有氧充分燃烧,出火口热效率高;同时,在滚筒的下 方设置有一挡风板,可防止滚筒内因空气泄露,发生氧气不足,燃烧不充分的 现象,随着往复转动式滚筒,充分燃烧后的灰渣由滚筒的另一侧由喇叭状结构 的出灰口被排入至灰槽中,实现自动不间断出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连门,未经王连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49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