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氦气隔膜压缩机管路闭式循环脱脂清洗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06623.6 | 申请日: | 2016-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8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闫百岁;冯旭;燕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恒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G3/04 | 分类号: | C23G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胡定华 |
地址: | 221004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氦气 隔膜 压缩机 管路 循环 脱脂 清洗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氦气隔膜压缩机清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氦气隔膜压缩机管路闭式循环脱脂清洗系统。
背景技术
隔膜式压缩机是一种特殊结构的容积式压缩机,具有压缩比大、密封性好、压缩气体不受润滑油和其它固体杂质所污染的特点。针对氦气分子量小、易泄漏、价值高、易被污染的特点,氦气压缩机选择气密性较好的隔膜压缩机是最佳的选择。由于隔膜压缩机与压缩介质接触的部位为缸盖膜腔及气管路内表面,在制造及试车试验时难免会沾染一定的油污,这样在压缩高纯氦气时,就会对气体有一定的污染,所以隔膜压缩机在出厂使用前,必须对缸盖膜腔及气管路内表面脱脂清洗干净。传统的清洗方法是操作者拆卸压缩机缸盖以及所有气管路零部件,逐个零件放入清洗槽浸泡或用清洁织物蘸脱脂剂擦拭。这种清洗方法不仅清洗效率低,浪费脱脂溶剂,不经济,而且大型隔膜压缩机的单个管路零件尺寸大,形状复杂,无法利用上述两种方法清洗彻底,这样还造成安装后造成氦气的污染,降低其纯净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氦气隔膜压缩机管路闭式循环脱脂清洗系统,当系统组建完成,构成由隔膜压缩机进、排气口连接的闭式循环系统,运转系统到规定时间后,能快速、便捷、彻底的脱脂清洗干净氦气隔膜压缩机的气侧膜腔及气管路内壁。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氦气隔膜压缩机管路闭式循环脱脂清洗系统,包括连接在压缩机的一级缸盖膜腔上的一级排气阀位置处的一级排气管、一级冷却器和二级进气管,并且二级进气管通过压缩机的二级进气阀的位置连接在压缩机机体内的二级缸盖膜腔上,拆除压缩机的一级排气阀和二级进气阀;所述清洗系统还包括依次连接在压缩机的机体内的一级缸盖膜腔上的一级进气阀位置处的一级进气管、耐腐蚀离心泵、进液口球阀、盛液槽、排液口球阀和二级冷却器,并且所述二级冷却器通过压缩机的二级排气阀的位置连接在压缩机的机体内的二级缸盖膜腔上,拆除压缩机的一级进气阀和二级排气阀;所述一级进气管进气口与耐腐蚀离心泵、盛液槽和二级冷却器之间分别通过金属软管依次连接,所述金属软管依次为第一、二、三金属软管;并且所述盛液槽中的清洗液内还置有脱脂剂。本发明的清洗系统就是利用循环清洗法使脱脂剂循环到需脱脂管路表面的技术组成隔膜压缩机的清洗系统,包括压缩机的一、二级缸盖膜腔,一、二级的进、排气管,一、二级的冷却器、金属软管、球阀、耐腐蚀离心泵、盛液槽,以及脱脂剂组成。本系统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由压缩机进气口一级进气管的进气口端法兰开始,依次经过一级缸盖膜腔(拆除一级进、排气阀,将进、排气管直接连入一级缸盖膜腔),一级排气管,一级冷却器,二级进气管,二级缸盖膜腔(拆除二级进、排气阀,将进、排气管直接连入二级缸盖膜腔),二级排气管,到二级冷却器排气口法兰,以上为压缩机本体管路系统部分,无需拆装,利用原结构法兰连接;第二部分是人为连接部分,把第一部分首尾连接起来,构成闭式循环系统,从二级冷却器排气口法兰依次串联入金属软管,排液口球阀,盛液槽,进液口球阀,金属软管,耐腐蚀离心泵,最后通过金属软管把离心泵出口端与压缩机进气口一级进气管的进气口端法兰连接。开始清洗时,在盛液槽中注满脱脂剂,开动离心泵开关,然后控制两球阀开度大小,即可对压缩机全管路系统实现无死角脱脂清洗。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盛液槽中的脱脂剂为二氯甲烷、四氯化碳或三氯乙烯中的一种,其中二氯甲烷较佳。脱脂剂选用工业用二氯甲烷,不仅价格低廉,清洗效果好,更重要的是其作为脱脂剂,毒性远低于其他脱脂剂,例如四氯化碳,三氯乙烯等,对人体伤害最小。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盛液槽底部安装有万向轮,方便移动,随用随移动安装。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清洗系统包括若干台串联的压缩机,其中每台压缩机与其相邻的压缩机的进、出气口首尾相连接,其余元器件不变,进一步提高清洗效率。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第一金属软管、第二金属软管或第三金属软管中的任意一根管子,由若干根金属软管通过球头密封件连接而成。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第一金属软管连接在压缩机进气口位置与耐腐蚀离心泵之间,并且其与压缩机进气口位置连接一端与压缩机进气口法兰相配合。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第三金属软管与二级冷却器连接位置处位于压缩机排气口法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恒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恒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66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