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容吸附脱盐用Nafion/多孔碳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07667.0 | 申请日: | 2016-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24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允;蔡文姝;程健;王珏;张赫轩;戴勇;朱天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B11/04 | 分类号: | C25B11/04;C02F1/469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16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容 吸附 脱盐 nafion 多孔 复合 电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电容吸附脱盐用Nafion/多孔碳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a:将多孔碳材料在水中超声分散,加入Nafion溶液和粘结剂,机械搅拌共混制备浆液,浆液静置过夜,除去上清液后,经烘干形成絮状混合物,将混合物用乙醇润湿辊压在惰性导体上,得到Nafion/多孔碳复合电极;或者,包括步骤b:将多孔碳材料在水中超声分散,加入粘结剂,机械搅拌共混制备浆液,浆液静置过夜,除去上清液后,经烘干形成絮状混合物,将混合物用乙醇润湿辊压在惰性导体上形成多孔碳电极,利用高压电场将Nafion溶液喷涂于多孔碳电极表面,得到Nafion/多孔碳复合电极;所述的步骤a和步骤b中的粘结剂为质量百分浓度为6~10%的聚四氟乙烯乳液、质量百分浓度为6~10%的聚偏二氟乙烯乳液、质量百分浓度为6~10%的聚乙烯乳液和质量百分浓度为6~10%的聚丙烯乳液中的一种或几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吸附脱盐用Nafion/多孔碳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和步骤b中的多孔碳材料为活性炭、导电石墨、碳纳米管、碳纤维和碳气凝胶中的一种或几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吸附脱盐用Nafion/多孔碳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和步骤b中的水为纯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吸附脱盐用Nafion/多孔碳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和步骤b中的Nafion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溶剂为水和挥发性有机物的混合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吸附脱盐用Nafion/多孔碳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和步骤b中的Nafion溶液为杜邦Nafion5%膜溶液。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吸附脱盐用Nafion/多孔碳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惰性导体为钛网、石墨纸和泡沫镍中的一种或几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吸附脱盐用Nafion/多孔碳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中每克多孔碳材料添加Nafion溶液的量为0.2~2.5ml,将多孔碳材料在水中超声分散所得的分散液中多孔碳材料的浓度为20~80 mg/mL。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吸附脱盐用Nafion/多孔碳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中利用高压电场将Nafion溶液喷涂于多孔碳电极表面的操作条件为:电压为15~25kV直流电,注射泵喷涂流量为0.8~1.2ml/h,针头直径为0.8~1.5mm,针头与多孔碳电极表面距离为10~30cm,喷涂时间为0.5~4h,控制环境温度为20~30℃,相对湿度为20~4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吸附脱盐用Nafion/多孔碳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和步骤b中的机械搅拌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搅拌速率为600 r/min,搅拌时间为2~4 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766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调节式水族照明灯
- 下一篇:带反光膜的LED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