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监控功能的智能供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09603.4 | 申请日: | 2016-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6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徐育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育聪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23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监控 功能 智能 供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电路,尤其涉及一种支持长时间低耗电工作的具有监 控功能的智能供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监控装置,一般都仅支持开启或关闭两种模式,涉及到无法长时间 接入不间断电源输入的场所,仅依靠储备电力难以长时间续航工作,从而面临 瓶颈,典型的比如车载监控,车辆停放,特别是处于无人看管的场所时,发生 擦碰或被盗等事件时,由于车主不在身边,无法取证,往往需要车主自己承担 损失,因此车载监控的更重要作用应该是在汽车熄火停车的时段,汽车熄火时, 汽车本身的电瓶无法长时续航,而现在市场上推出的停车监控设备需要一直开 启监控,使用车辆自身电瓶不仅容易导致电瓶亏损,而且长时停车可能会导致 电瓶电量耗尽,无法启动车辆的危险。因此,解决监控装置的长时间续航工作 时间是必要且迫切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支持长时间低功耗工作的 具有监控功能的智能供电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具有监控功能的 智能供电装置,包括有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外围引脚连接有声音检测电路、 震动检测电路、充放电管理电路、电源接口、监控设备电路,其中,所述充放 电管理电路连接有充电电池,电源接口接入输入电源,电源输入有效时,充放 电管理电路供电监控设备,同时为充电电池充电,电源输入断开时,监控设备 停止工作,所述声音检测电路及震动检测电路检测到撞击声或震动时,控制芯 片打开充放电管理电路放电,重新启动监控设备电路供电工作若干设定时间后 再次休眠。
所述控制芯片外围还连接有工作指示灯,充放电管理电路放电时绿色指示 灯点亮,充放电管理电路充电时红色指示灯点亮。
所述声音检测电路连接有麦克风,用于采集外部声音。
所述震动检测电路连接有震动传感器,用于采集外部震动。
所述充电电池为锂电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监控功能的智能供电装置,在正常情况下监 控设备处于断电状态,当外部环境出现异动(如声音突然变大,振动,冲击等) 该供电器依靠传感器件接受外部异动信号,启动放电程序,对监控设备进行供 电使监控设备进入工作状态;供电装置放电若干时间后自动关闭供电,避免电 能消耗浪费;当移动监控设备处于正常通电时,供电装置亦同时进行充电,储 备电源,以供断电之时使用;从而避免电量浪费,解决移动监控设备长期工作 的电源供给问题。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发明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 本发明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具有监控功能的智能供电装置的电路框图。
图2所示为图1中控制芯片外围引脚连接的主电路视图。
图3所示为图1中声音检测电路的示意图。
图4所示为图1中充放电电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 件。如上所述,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监控功能的智能供 电装置,具体以车载监控的智能供电装置为例,包括有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 片外围引脚连接有声音检测电路、震动检测电路、充放电管理电路、电源接口、 监控设备电路,其中,所述充放电管理电路连接有充电电池,电源接口接入车 载电源,所述声音检测电路连接有麦克风,用于采集外部声音,所述震动检测 电路连接有震动传感器,用于采集外部震动,汽车启动检测到电源输入时,充 放电管理电路供电监控设备,同时为充电电池充电,电源输入断开时,监控设 备停止工作,所述声音检测电路及震动检测电路检测到撞击声或震动时,控制 芯片打开充放电管理电路放电,重新启动监控设备电路供电工作若干设定时间 后再次休眠,所述控制芯片外围还连接有工作指示灯,充放电管理电路放电时 绿色指示灯点亮,充放电管理电路充电时红色指示灯点亮。
具体地,在图2-4中所示的电路图中,控制芯片的引脚5连接震动检测电路, 引脚7连接声音检测电路,外界撞击声或撞击震动时,控制芯片的引脚3的 DC_ON输出高电平为监控设备供电,并点亮工作指示灯,汽车启动时,检测到 DC5V输出时,控制芯片的引脚3关掉DC_ON输出,并开启为锂电池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育聪,未经徐育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96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向电动或混合式电动车辆的储能系统充电的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电池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