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极耳连接组件及二次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09870.1 | 申请日: | 2016-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10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邢承友;郑于炼;邓平华;王鹏;郭志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H01M1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44 | 代理人: | 王刚,龚敏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组件 二次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二次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极耳连接组件及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二次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高、循环使用次数多、存储时间长等优点,在移动电话、数码摄像机和手提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上得到了广泛使用,并且在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等电动交通工具及储能设施等大中型电动设备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锂离子电池的这种应用为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做出了贡献。
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日益完善,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离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近,同时电动汽车对为其提供能量的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有电芯的正、负极极耳分别处于两侧,通过将顶盖引脚与极耳进行超声波焊接或电阻焊接方式进行电连接,从而实现将电芯电流由内部导通至电芯外部,一般情况下,出于安全考虑,顶盖上会设置有薄弱的安全阀结构,以保证电芯在失效状态下安全阀可以打开及时将电芯内部的气体排出,避免出现爆炸等安全事故。但是在极耳与引脚进行激光焊接时,焊接的频率会使安全阀失效。
同时,对于高功率型电芯,需求电芯的内阻较小,对于顶盖结构,其电阻主要部分是引脚的结构电阻,电阻与长度成正比,与截面成反比。对于电芯结构,其长、宽反向空间已被限制,一般通过增大引脚厚度来降低电阻。但超声波焊接可进行焊接的总厚度有一定的限制,特别是当焊接厚度大于2~3mm时,将出现虚焊等焊接不良,影响电芯的电性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极耳连接组件及二次电池,能够有效地保证极耳与引脚间的电连接性能,同时该结构安全性能高。
本申请所提供的极耳连接组件包括引脚以及夹持件,所述引脚包括连接部以及两个导电部,两个所述导电部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两侧,且均与所述连接部相连,两个所述导电部相对的侧面上均设置有贴合区,所述导电部能够围绕所述导电部与所述连接部的相连部位进行转动并改变两个所述导电部之间的间距,所述贴合区和极耳的侧面贴合时,所述导电部有朝极耳方向收缩的趋势,所述夹持件包括固定部以及两个夹持部,两个所述夹持部设置在所述固定部的两侧,且均与所述固定部相连,两个所述导电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能够伸入两个所述夹持部之间,并被两个所述夹持部夹紧,所述夹持部有朝所述导电部方向收缩的趋势。
优选地,两个所述导电部相互背离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紧贴区,两个所述夹持部相对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有与所对应的所述第一紧贴区相适配的第二紧贴区,
当所述导电部被两个所述夹持部夹紧时,所述第一紧贴区与所述第二紧贴区能够紧密贴合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第一紧贴区上设置有第一咬合齿,所述第二紧贴区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咬合齿相匹配的第二咬合齿,
当所述第一紧贴区与所述第二紧贴区紧密贴合在一起时,所述第一咬合齿与所述第二咬合齿交错咬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紧贴区由靠近所述连接部的一侧至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侧,逐渐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倾斜。
优选地,两个所述夹持部相对的两侧,沿着远离所述固定部的方向依次包括非紧贴区以及所述第二紧贴区,所述非紧贴区以及所述固定部朝向所述夹持部的侧面共同围成第一避空区。
优选地,所述非紧贴区由与所述第二紧贴区相接的一侧至与所述固定部相接的一侧,逐渐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倾斜。
优选地,两个所述导电部相对的两侧,沿着远离所述连接部的方向依次包括非贴合区以及所述贴合区,所述非贴合区以及所述连接部朝向所述导电部的侧面共同围成第二避空区。
优选地,所述非贴合区由与所述贴合区相接的一侧至与所述连接部相接的一侧,逐渐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倾斜。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夹持部的连接部位远离对称面的一侧倒圆角。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夹持部的连接部位远离对称面的一侧倒圆角。
基于上述极耳连接组件,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包括电芯、极耳、顶盖、极柱以及极耳连接组件,所述顶盖位于所述电芯的顶部,所述极耳由所述电芯的侧部伸出,且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极柱穿过所述顶盖,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极柱电连接,两个所述导电部分别位于所述极耳的两侧,且两个所述导电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均伸入两个所述夹持部之间,并被两个所述夹持部夹紧,使所述贴合区与所述极耳的侧面紧密贴合。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所提供的极耳连接组件可以有效地保证极耳与引脚间的电连接性能,同时该结构简单可靠,不会对引脚的厚度进行限制。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98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由基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充电电池的电栅分隔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