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轴管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10237.4 | 申请日: | 2016-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81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黄一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F28D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轴 具有 空调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轴管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包括内管和外管,内管室的直径与低压管进口和低压管出口的直径都相同,可以将内管室的压力损失系数ζ降到最低,即将内管室内的阻力降到最低;进口接头内设有增压段,不影响换热能力的同时可以大大降低同轴管高压管通路的阻力,所述管体的外部包裹有环状隔热层,可以有效的提高空调系统的制冷效率,同时焊接点也相应减少,加工起来更加简单、成本更低,本发明的同轴管可用在所有空调上,包括汽车空调、中央空调、家用空调、工程车空调、工程机械空调、以及与其相近的冷却模块,适用性比较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空调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同轴管及具有其的空调。
背景技术
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中申请号“201220211938.4”,“201520036275.0”,“201210143317.1”等中公开的同轴管通常只考虑同轴管的换热效率而未考虑同轴管阻力因素。众所周知,提升同轴管的换热效率,通常需要增加同轴管与制冷剂的接触面积,这会使同轴管的阻力大大增加。同轴管阻力的增加会加重压缩机的负荷,使整个系统的能耗增加。如果同轴管的阻力太大,那么通过同轴管来提升空调制冷能力的效果就会大大降低了。并且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中申请号“201220211938.4”,“201520036275.0”,“201210143317.1”等中公开的同轴管并未对其做任何隔热处理,通常由于乘用车空间限制,同轴管都会布置在发动机舱,这使得同轴管通常工作在高温和高热辐射的环境中,如果同轴管未做隔热及防辐射的处理,换热效果会大大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同轴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套在外管内,并伸出外管的两端;所述外管内设有外管室;所述外管的一端设有进口接头,所述进口接头内设有增压段,所述增压段的上端设有高压管进口,且所述增压段上端的直径与所述高压管进口的直径相同,所述增压段的下端与外管的一端相连,且所述增压段的下端的横截面积与所述外管室的横截面积相同;所述外管的另一端设有出口接头,所述出口接头与所述进口接头具有相同的结构,所述出口接头上端设有高压管出口,所述高压管出口与所述高压管进口具有相同的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内管的一端设置有低压管进口,所述内管的另一端设置有低压管出口,所述内管内还设有内管室,所述内管室的直径与所述低压管进口和所述低压管出口的直径两两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外管室由多个横截面为同轴心的扇环形通孔组成,所述扇环形通孔均以管体的轴线为轴心,且绕此轴线环状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内管流通低压介质,所述外管流通高压介质,高压介质从高压管进口进入,通过进口接头进入到外管室,再通过出口接头,从高压管出口流出。
进一步地,所述管体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进口接头与所述高压管进口无缝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出口接头与所述高压管出口无缝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进口接头与出口接头沿管体的轴线方向,存在夹角α,所述夹角α为0度~360度。
进一步地,所述管体的外部包裹有环状隔热层。
进一步地,所述隔热层由低导热系数的材料制成。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管,所述同轴管为根据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同轴管;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气液分离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一端与低压管出口相连,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另一端与压缩机的一端相连,冷凝器的一端与压缩机的另一端相连,所述冷凝器的另一端与高压管进口相连,所述膨胀阀的一端与高压管出口相连,所述膨胀阀的另一端与蒸发器的一端相连,所述蒸发器的另一端与低压管进口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02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