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率的智能自控自吸泵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10651.5 | 申请日: | 2016-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6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蒋燕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燕群 |
主分类号: | F04D13/06 | 分类号: | F04D13/06;F04D9/04;F04D7/04;F04D29/42;F04D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王露 |
地址: | 246690 安徽省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率 智能 自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吸泵,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的自控自吸泵,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自吸泵常被用于钢铁、冶金、矿山、电力、石油石化、造纸、污水处理等行业。常规的自吸泵是采用泵壳外加一水箱,叶轮旋转时将气水混合后从泵腔排出,并由水箱进行气水分离后将气体排出泵外,在叶轮的旋转的作用下,很快使泵体入口形成一定的真空度,从而实现自吸的功能。此种自吸泵的自吸时间长,而且由于水箱中长期有液体滞留其中,从而不可避免的出现泵腔腐蚀现象。如果在北方低温环境中自吸泵自吸输送易发生结冰,物料在泵腔内结冰凝固,堵塞泵腔,不仅影响泵进水口的通畅性,而且也会导致水箱和泵壳冻裂。此外现有大部分自吸泵在泵设计过程中只考虑实现自吸而不注重水力效率,使之成为离心泵中效率低、能耗较高的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应用于强腐蚀、低温环境中的新型自控高效自吸泵,在该泵中设有自动排空阀和自动排气装置,使其能够快速自吸并在停泵时自动排空管道和泵腔内的残留液体,避免液体长时间残留所引起的腐蚀、结冰、结垢等诸多问题;并且该泵还自带有智能控制盒,能够实现高低液位启停、故障报警及自检测等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效率的智能自控自吸泵,包括泵体、变频电机、自动排气装置和智能控制盒,所述泵体通过泵体下部的泵支架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变频电机安装在设置于泵体上端的电机支架上,所述自动排气装置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智能控制盒设置在自动排气装置上,在泵体的底部设置有进液口,在泵体的侧面设置有出液口,所述进液口上法兰连接有进口弯管,所述出液口上法兰连接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上设有自动排空阀;所述变频电机的转轴通过联轴器与泵轴联接,所述泵体与变频电机之间设有泵盖,泵体与泵盖形成的内腔为泵腔,在泵腔中设有离心叶轮,在所述泵盖与泵轴的连接处设置有机械密封;在泵盖上设有感应探头和抽真空排气孔,抽真空排气孔上安装有排气管道,所述自动排气装置通过排气管道与泵腔相连通,自动排气装置包括单向止回阀、抽真空机构和驱动电机,排气管道连接在单向止回阀上,单向止回阀设置在抽真空机构上,驱动电机的传动轴上安装有主动轮,主动轮通过皮带与设置在抽真空机构上的从动轮传动连接;所述变频电机、自动排空阀、感应探头和自动排气装置均通过信号电缆电连接智能控制盒。整个技术方案设计巧妙实用,将自吸功能与泵本体分开,自吸功能由单独的自动排气装置完成,从而将自吸泵的水力效率提至最高,也大大缩短了自吸泵的自吸时间,使其成为高效节能、自吸功能强大的高效自控自吸泵。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导流管包括相互连通的出口竖管和导流横管,出口竖管垂直设置在导流横管的上部,导流横管的一端封口,另一端法兰连接泵体的出液口,在导流横管内位于与出口竖管的连接处设有活塞,在活塞的一端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位于导流横管的封口端和活塞之间,在导流横管上位于复位弹簧的底部设有回流管道,在回流管道上设有自动排空阀。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泵体的外部泵壳与离心叶轮的配合处设置有可拆卸的耐磨环,所述耐磨环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必要时可通过更换耐磨环来提高自吸泵的效率,这样可提高自吸泵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复位弹簧采用不锈钢弹簧钢丝加工制成,具有较高的高弹性、耐腐蚀性和高韧性,所述泵壳与叶轮采用耐磨不锈钢材料制成,能确保叶轮长期使用时仍具备较佳的水力性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感应探头为超声波液位传感器,所述超声波液位传感器的探头采用聚偏氟乙稀材质制成,耐酸碱腐蚀性强,采用非接触式测液位,量程大且灵敏度高。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进口弯管与进液口之间设有密封垫,以确保进水管路的密封性,进一步保证泵体内腔的真空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进口弯管的形状为L型弯曲管道,在管道的两端均设置有法兰连接板,将与泵体底部进液口相接的L型弯曲管道的那端设置为带弧度弯曲,并且开口朝上,进而使得停泵后泵腔内的液体在自重力的作用下自动回流至进口弯管排出,另一端延伸至泵支架的外侧,从而便于连接输液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燕群,未经蒋燕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06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的新型排污泵
- 下一篇:一种基于耐火材料乳化机的低噪音泵